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关税政策冲击下国内肉鸡产业链的结构性调整
近期,A股市场在整体承压背景下,鸡肉板块逆势走强引发关注。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升级,我国肉鸡产业展现出独特的抗风险能力。数据显示,2024年白羽肉鸡进口量较上年骤降近三成,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推进,同时产业链上下游正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构建新的竞争格局。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将部分农产品加征税率推高至49%,直接冲击肉类贸易通道。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自美进口鸡肉仅占总采购量的6.44%,较2020年的峰值下降超过23个百分点。冻鸡爪作为主要品类,其美国市场占有率已从20%以上跌至不足10%,反映出供应链多元化成效显著。
尽管禽流感疫情导致美国家禽产能受限,但国内种源保障体系持续完善。行业数据显示,通过优化引种渠道,2024年祖代肉种鸡引进量保持稳定,法国等非美产区成为重要补充来源。这种供应链重构使我国白羽肉鸡自给率提升至91%,有效对冲了外部供给波动风险。
关税调整带来的连锁反应在饲料端显现,豆粕价格4月5日出现每吨百元级上涨。据行业监测,当前肉鸡配合料均价维持在1.70元/公斤低位,但原料市场波动可能推高近期生产成本约3%。玉米、大豆等大宗产品进口替代方案的探索,将成为养殖端降本增效的关键。
终端市场价格呈现分化态势:冻鸡爪国产化率超90%,库存压力限制其跟涨空间;而深加工制品因预制菜市场需求旺盛保持稳定。行业预判56月消费旺季将推动产品均价上浮8%12%,但核心变量仍是国内养殖产能和消费需求的动态平衡。
从种源保障到饲料安全,肉鸡产业正在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进口渠道多元化、本土化育种加速及蛋白原料替代技术研发,共同构成了抵御外部冲击的安全网。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月国产白羽鸡肉产量同比增长7.3%,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2%以上。
总结来看,在贸易政策调整背景下,我国肉鸡产业通过供应链重构和技术创新展现出较强韧性。尽管短期内饲料成本面临上行压力,但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消费需求稳步复苏等积极因素持续积累,预计2025年白羽肉鸡综合自给率有望突破93%,形成更具韧性的产业发展格局。未来市场走势将更多取决于国内供需关系演变及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