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3月31日,在深圳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上,光启技术以超材料技术为核心,集中展示了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应用。作为国内新一代尖端装备的核心供应商,其通过持续突破的超材料研发与制造能力,不仅为国防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更加速了前沿科技产业的迭代升级。数据显示,中国“十四五”规划叠加低空经济政策推动下,相关复合材料市场预计在2035年形成超过3.5万亿元的综合规模,而光启技术正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抢占这一战略高地。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光启技术以超材料技术为根基,建立了涵盖超级计算、高分子功能材料等七大能力平台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先进复合材料及制造能力平台尤为关键,其研发的碳纤维预浸料、石英纤维预浸料和超材料功能蜂窝芯材三大核心材料,在力学性能与电磁特性上实现突破性提升。例如,碳纤维预浸料通过轻量化设计替代传统金属材料,显著提升了装备结构强度;而超材料功能蜂窝芯材则实现了吸波性能与结构一体化的创新融合。
在低空经济领域,光启技术的先进复合材料凭借高强轻质特性,为无人机等飞行器提供了优化解决方案。其材料设计可满足极端环境下的电磁兼容需求,助力提升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安全性与功能扩展能力。而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通过模拟人体肌肉纤维的力学特性,相关复合材料能有效增强关节响应速度并降低能耗,推动机器人向更高效、稳定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光启技术依托“1+7+N”战略布局,正将超材料从国防尖端装备领域向消费电子、智能硬件等民用市场延伸。随着株洲905基地和天津906基地的投产,其低成本、高效率的量产体系将进一步扩大复合材料在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规模。例如,在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中应用超材料技术,可实现结构轻量化与功能集成化,为行业创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通过构建覆盖设计、研发到检测的全链条能力体系,光启技术不断拓宽超材料应用场景边界。其先进检验检测平台确保了产品可靠性,而微波射频天馈系统等能力则强化了电磁性能调控优势。未来,随着超材料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光启技术有望在人形机器人感知系统、低空通信设备等领域创造新的市场增长点。
总结:
从尖端装备到民用创新,光启技术以超材料为核心构建起跨领域的技术赋能网络。通过先进复合材料的研发突破与规模化应用,其不仅巩固了国防科技的战略支撑作用,更在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赛道占据先发优势。随着产业链生态的不断完善,超材料技术将持续释放创新势能,为高端制造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并加速迈向全球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