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白酒行业陷入价格内卷的2024年,黄酒产业却走出了一条逆势上扬的路径。头部品牌会稽山、古越龙山时隔多年同步提价,不仅带动股价领涨酒类板块,更释放出品类价值重塑的信号。这一现象背后,是供需关系重构带来的行业拐点,更是传统酒种在消费升级浪潮中探索增量空间的缩影。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黄酒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开年以来,白酒企业普遍放缓提价节奏,而黄酒头部品牌却率先行动。会稽山对纯正系列、三年陈系列等核心产品实施1%9%的价格调整;古越龙山则针对彩包花雕、清醇三年等主力产品调升2%12%。此次提价距离上一轮已有数年,凸显行业格局的显著变化:
规模收缩倒逼整合:全国规上黄酒企业从2020年的102家降至2023年的80家,主要厂商产量持续优化,古越龙山、会稽山近七年产能分别缩减一成和五成;
需求端稳步回暖:2024年黄酒产量同比增长3.5%,出口量更以8.7%增速领先其他酒类,绍兴产业集群营收同步增长3%,与白酒、啤酒的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在行业规模不足千亿的背景下,黄酒通过结构性调整实现增长突破:
1. 高端化驱动利润提升
两大品牌中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攀升,古越龙山2024年中高档酒收入贡献率达73%,较2017年提高9个百分点;会稽山同类产品占比亦从59%增至67%。通过升级坛装陈酿、老酒系列等高附加值产品,企业成功将规模收缩转化为利润增长。
2. 年轻化破圈打开新消费场景
气泡黄酒"一日一熏"单日销售额破千万的案例印证了创新潜力,低度果味黄酒、咖啡联名款等新品类加速渗透Z世代市场。线下通过"慢酒馆""温渡酒馆"等体验空间重构饮用场景,线上借力抖音、小红书实现社交传播裂变,年轻客群占比持续提升。
3. 全国化布局突破地域限制
尽管江浙沪仍是主要市场(古越龙山非长三角区域收入占比40%,会稽山仅为12%),但两地外市场增速显著:古越龙山省外营收五年增长近倍,会稽山同期增幅达95%。通过举办全国品鉴行、开设体验馆等方式培育异地消费认知。
黄酒的复苏仍面临关键考验:
年轻化需持续心智占领:当前创新产品更多停留在流量层面,如何将尝鲜者转化为忠实用户仍是挑战;
全国化渗透亟待提速:省外收入占比不足四成(古越龙山)和一成(会稽山),与白酒动辄60%以上的全国化率差距明显;
国际化仍处探索阶段:两大品牌海外收入均低于5%,尽管在日韩、欧洲开设体验空间,但文化认知差异制约增长速度。
总结而言,黄酒通过供给端收缩和需求端升级实现了阶段性价值回归,但要真正完成从区域性品类到全国化品牌的跨越,还需在产品创新、场景再造和市场教育上持续发力。其成长轨迹印证了一个规律:小众行业若能精准把握供需拐点,并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完全可能在全球化消费趋势中开辟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