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人工智能主题日系列活动以"积淀·涌现"为核心理念,在北京海淀这片科技创新沃土上掀起技术与产业融合的热潮。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前沿探索和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该活动通过系列高端对话、成果发布及行业研讨,汇聚全球智慧资源,进一步巩固海淀区在全球AI领域的标杆地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主题日采用"2+5+N"活动框架,涵盖2场核心论坛、5场专场论坛及N类特色活动,时间跨度达5天(3月27日至31日)。活动预计吸引超4500名嘉宾和观众参与,包含60余名国内外顶尖学者、行业领袖与国际组织代表,其中外籍嘉宾占比过半。通过举办100场主题演讲、20场圆桌对话及约50项重磅成果发布,该系列活动旨在推动学术界、产业界与投资界的深度协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的无限可能。
在核心论坛中,"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以"技术创新行业落地:开启AI新纪元"为主题,规模较去年扩大3倍以上(500人),汇聚图灵奖得主、国内外院士及政产学研代表。该论坛将发布北京前沿算法协同创新矩阵等标志性成果,推动大模型技术向工业级应用转化。另一核心论坛"AI未来论坛"则以"AI引领产业投资新风向"为核心议题,邀请国际投资人与学术机构共议资本赋能路径,并通过子基金签约、榜单发布等形式,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5场专场论坛深耕垂直领域:中国具身智能大会聚焦机器人与大模型技术融合;AI for Science青年论坛以青年科学家为核心力量,展示可直接落地的科研工具与软件系统。此外,活动围绕通用人工智能、数据跨境流动等议题展开研讨,并探讨6G通信、医药健康、自动驾驶等领域与AI的深度融合。
主题日期间将集中发布约50项重大成果,涵盖政策文件、原创技术突破及权威研究报告。国家部委与北京市联合出台人工智能专项扶持政策;新型研发机构与头部企业协同推出公共算力平台等基础设施;国际组织代表参与的跨国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则为构建开放包容的技术标准体系提供范本。这些成果不仅体现海淀在AI技术研发上的领先优势,更通过生态共建推动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
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区依托人工智能主题日系列活动,持续强化"策源地""试验场"与"展示窗"功能。通过集聚政策资源、搭建对话平台、释放应用场景,该区域正加速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商业落地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未来,海淀将以此次论坛为起点,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民生改善、产业升级中的普惠应用。
总结
2025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主题日以"积淀·涌现"为主题,通过多层次活动设计与国际化参与格局,全面展示了海淀区在全球AI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发展雄心。从核心技术突破到产业生态构建,从国内政策落地到跨国合作实践,该系列活动不仅为科技创新者提供思想碰撞的平台,更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贡献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海淀方案"。随着更多成果落地与资源汇聚,这片科创热土将持续释放智能时代的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