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中国轻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在消费升级与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正迎来关键变革期。通过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制造流程,行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近日,《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发布,为这一进程注入了新动能,明确了未来数年发展的具体路径与目标。
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点企业需实现90%以上的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75%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当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轻工企业已取得显著进展,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4.9%,网络化协同企业占比达47.2%。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行业正推动生产流程的全流程智能化改造,从产品设计到工艺优化均实现数据驱动决策。
个性化定制与网络化协同成为转型亮点。截至2024年,已有18.3%的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通过精准捕捉市场需求提升竞争力。方案提出培育60家标杆企业,打造100个数字化典型场景,并鼓励家电、家具等细分领域依托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构建新型产业生态。这种“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的梯次升级模式,将显著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生产成本。
到2030年,规模以上企业需全面完成数字化改造,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方案特别强调绿色化发展路径,要求通过智能化手段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在电动自行车、五金制品等领域推广低碳生产工艺,推动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协同提升。
为保障转型质量,计划制修订5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覆盖数据安全、系统兼容性等关键领域。同时加强细分产业分类指导,例如针对家具业强化柔性生产能力建设,家电行业深化智能产品与服务融合。通过标准化建设与重点领域突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字化改造既有统一规范又具行业特色。
总结
轻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工程,更是关乎行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从当前84.9%的研发工具普及率到2030年全产业生态构建目标,方案通过四大行动15项具体措施,为传统制造注入数字基因。随着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中国轻工业有望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主动地位,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