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美国政府宣布取消对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进口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这一政策变动引发国际纺织业界广泛关注。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与出口国,中国的产业界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此举不仅破坏了国际贸易规则,更将对中美双方企业、消费者以及全球供应链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纺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美国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直接违背世界贸易组织非歧视原则。该政策原本作为国际通行的贸易便利化工具,旨在降低中小商户及消费者的交易成本。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出,此类霸权行为将显著抬高跨境电商运营成本,尤其对依赖低价优势的中小微企业形成沉重压力。据统计,超过80%的中美跨境小额包裹涉及纺织服装类商品,政策调整后每单平均税费增幅可能达到35%40%,严重削弱供应链效率。
美国市场的变动将对全球纺织产业链造成连锁反应。中国作为全球70%以上纺织原料与成品的供应中枢,其产品直接影响美国超过12万家中小零售商和数千万家庭日常消费。取消免税后,美国终端商品价格预计上涨约18%25%,直接削弱消费者购买力。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政策将导致跨境贸易转向更高成本渠道,全球供应链协同效率下降可能使服装品类平均交货周期延长两周以上。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强调,跨境电商及小额包裹模式已形成互利共赢的全球化生态。美国单方面提高贸易壁垒的行为不仅损害本国消费者利益,更将阻碍全球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进程。该行业每年为美国市场提供价值超450亿美元的优质产品,并支撑着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联合会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抵制保护主义倾向,通过公平竞争机制维护供应链韧性。
此次政策调整凸显了全球化背景下贸易规则亟待完善的重要性。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产业大国,将持续以开放姿态参与全球纺织产业链建设。唯有坚守多边主义原则,才能确保包括中美在内的各国企业和消费者共享市场红利,在波动中维持行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