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水电 资讯详情
水利创新实践:黄浦江中上游堤防建设开启水资源集约利用新篇章
 水利 2025-03-25 21:31:0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之际,上海重大水利工程——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一期)通过水权交易机制实现河道取水权的规范使用,标志着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新突破。这一项目不仅强化了区域防洪安全屏障,更以创新实践探索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示范路径。

  一、重大水利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基底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水利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黄浦江中上游堤防提升工程作为上海市"十四五"重点规划项目,分两期实施总长超109公里的堤防加固工程。一期工程覆盖松江区50.7公里河段,包含14处保滩工程、21座桥梁的新建与加固,以及防汛通道、绿化等系统性改造;二期则延伸至浦东、徐汇等四区,计划加高加固59.47公里堤防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提升河道行洪能力,有效保障流域内百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控制。

  二、水权交易机制赋能绿色建造模式

  针对一期工程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特殊性,建设方主动响应"节水优先"治水方针,创新采用取水权交易获取河道地表水。通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完成1.7万立方米取水量的规范流转后,施工降尘系统全面改用河道水源替代自来水。这一举措既减少每日约30吨优质水资源消耗,又确保扬尘管控符合环保标准,实现防洪安全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三、制度创新推动经验复制推广

  项目团队深度整合政策资源,依据《上海市用水权交易管理指南(试行)》等文件构建规范化取水流程,并通过党建联建活动强化技术经验沉淀。3月24日举办的"节水映初心、清流润浦江"主题党日活动中,施工方与水务部门共同研讨水权交易操作细则,实地验证取水点运行效能,为二期工程推广该模式奠定基础。未来将系统性应用一期形成的水资源管理方案,预计整体可节约自来水用量超5万吨/年。

  四、多方协同打造人水和谐典范

  在上海市水务局及区级部门的政策支持下,黄浦江堤防工程构建起"工程建设生态保护制度创新"三位一体推进机制。通过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取水量与扬尘指标,配套建设绿化缓冲带和生态保滩结构,项目正将施工期环境影响降至最低。这种在重大基建中嵌入绿色基因的实践,为超大城市河道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水利发展范式。

  总结而言,黄浦江中上游堤防工程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突破,在提升城市韧性的同时探索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新路径。其将水权交易机制深度融入工程建设全流程的做法,不仅彰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时代价值,更为上海建设生态之城贡献了水利智慧。随着二期工程经验的深化推广,这一项目有望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标杆案例,持续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水利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