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互联网应用 资讯详情
网络清朗行动:斩断黑灰产的技术与利益链条
 网络 2025-03-26 12:40:38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数字时代下,网络空间正成为黑灰产业的新型战场。从热搜刷榜到虚假评价,从恶意营销到技术伪装,黑灰产通过隐蔽手段侵蚀平台生态、误导公众认知。上海"清朗浦江·2025"专项治理行动直指问题核心,在监管部门与内容平台的协同下,一场守护网络真实性的攻坚战正在展开。

  一、黑灰产渗透日常生活 隐蔽化特征加剧治理难度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网络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黑灰产业已形成高度分工的完整链条,普通用户可能在不知情中成为犯罪帮凶。2024年上海某机场核酸检测事件中,水军团伙通过社交平台招募人员批量发布虚假经历帖文,利用"今天刚到浦东机场落地"等相似开头制造热点,单月发文量达70余篇。这种以技术为外壳的伪装手段,使得虚假信息更易突破用户认知防线。

  二、典型案例揭示犯罪链条 技术伪装下的利益收割

  某网络水军团伙控制20万个账号,通过发展下线搭建起覆盖注册、发布、分成的利益网。他们精心设计图文特征规避检测,甚至利用算法漏洞获取平台补贴。此类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严重损害公众对数字生活的信任基础。法院判决显示其已构成非法经营罪,违法所得全部追缴。

  三、平台升级防御机制 精准识别异常行为模式

  内容平台通过分析用户行为特征建立防御体系:高频次同质化发布、集中时段互动激增等异常模式成为打击重点。小红书在2024年专项治理中封禁超400万个黑灰产账号,成功将虚假流量占比压缩70%,使真实创作者获得18.46%的流量回归。技术团队发现,尽管黑灰产不断变换文字变体和传播场景,其行为模式仍存在可识别特征。

  四、多方联动构建防护网 共筑清朗网络空间

  上海建立跨平台水军监测机制,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形成协同治理闭环。监管部门指导平台运用AI技术前置拦截异常账号,同时推动用户参与监督。数据显示,"兼职搭子""拼接小作文"等新型违规手段已被纳入重点打击范围,部分案例通过公众举报实现快速处置。

  在数字生态治理的持久战中,真实流量回归需要监管、平台与用户的三方合力。上海行动不仅展现了技术对抗的最新成果,更构建起从监测预警到司法追责的完整治理体系。只有持续完善多方协同机制,才能有效遏制黑灰产变异升级,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可信的信息交流场域。

  (本文数据均来自"清朗浦江·2025"专项治理公开信息及平台治理报告)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网络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