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渔业 资讯详情
春季禁渔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 内陆重要水系开启生态保护新篇章
 渔业 2025-03-03 13:51:24

  春季禁渔期制度是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推动渔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近日,农业农村部宣布,珠江、淮河、钱塘江、闽江等内陆水域自3月1日0时起至6月30日24时实施春季禁渔期制度,期间禁止除娱乐性游钓和休闲渔业以外的所有捕捞作业。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为水生生物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进一步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春季禁渔期制度的实施范围与意义

  春季禁渔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水域生态平衡的关键举措。珠江、淮河、钱塘江、闽江等是我国重要的内陆水系,在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珠江监测记录到的鱼类多达659种,淮河监测记录到的鱼类也有115种。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上述水域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二、多部门协同执法 保障禁渔制度落实

  为确保春季禁渔期制度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将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广东等地区将组织渔业、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常态化执法巡航、专项执法和区域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查处“电毒炸”“绝户网”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水生生物资源。

  三、强化执法力度 确保禁渔成效

  春季禁渔期间,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将深化部门协同联动,加强上下游、左右岸、江河湖库的联勤协作。通过强化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水上明查与陆上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加大非法捕捞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加强对跨省交界、案件高发等重点水域的巡查,确保禁渔制度落到实处。

  四、加强宣传引导 营造良好禁渔氛围

  春季禁渔政策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地将深入渔区渔村开展政策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禁渔知识,营造良好的禁渔氛围。农业农村部也将加大暗查暗访和挂牌督办力度,督促各地落实属地责任,切实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

  总结

  春季禁渔期制度的实施为水生生物提供了宝贵的休养生息时间,是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执法力度、深化部门协作以及广泛宣传引导,春季禁渔政策将得到有效落实,进一步促进我国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渔业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