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其他 资讯详情
推动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养老 2025-02-28 11:17:52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养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盘活存量资产、加大政策支持、减轻运营负担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推动养老服务体系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读这一政策,探讨其对我国普惠养老服务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统筹利用存量资源,推动养老设施改建转型

  《若干措施》明确指出,要充分挖掘现有闲置资源的潜力,鼓励将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培训疗养机构、闲置用房、学校等场所进行改造升级,转化为普惠养老服务设施。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有效解决部分养老机构用地紧张的问题,还能充分利用存量资产,降低建设成本。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将牵头协调解决规划调整、不动产权证书办理、房屋报建及改扩建、消防验收、养老机构备案等方面的难题。通过务实推动这些工作,盘活闲置资源,为普惠养老服务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破解土地和产权难题

  针对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的原生产经营性划拨用地,《若干措施》提出了一系列灵活的处置方式。在符合现有规定并履行相应程序的前提下,这些用地可以通过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等方式进行盘活利用。

  此外,对于历史上权证缺失、难以补办的存量资产,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可视情推动其转型为普惠养老服务设施。这一政策不仅解决了部分养老机构面临的产权难题,也为存量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减轻运营负担,促进普惠养老服务发展

  《若干措施》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在用地、水电价格、床位运营等方面按规定予以适当支持,有效降低机构的运营成本。这一政策将有助于提升普惠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服务。

  同时,政策还特别强调了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通过改造提升原有敬老院、闲置校舍等资源,集中建设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严格执行消防、抗震等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四、农村地区探索,创新养老模式

  在农村地区,《若干措施》提出要结合当地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统筹资源,通过改造提升原有敬老院、闲置校舍等方式,集中建设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还能促进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均衡发展。

  总结

  《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升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统筹利用存量资源、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减轻运营负担等多方面的努力,政策将有效推动普惠养老服务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养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