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能源 资讯详情
2025年储能行业现状分析:多元化发展推动行业升级
 储能 2025-02-18 08:44:45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作为能源系统的关键支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将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本文将围绕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深入解读这一方案的核心内容。

储能行业现状分析

  一、储能技术创新:多元化发展推动行业升级

  《方案》强调,要加快新型储能本体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中短时、长时电能存储等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的需求。具体措施包括:

  锂电池技术迭代升级:支持锂电池等成熟技术的持续优化,《2024-2029年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提升其安全可靠性、经济可行性和能量转化效率。

  颠覆性技术创新:鼓励超级电容器、铅碳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推动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的突破。

  前瞻技术布局: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支持新体系电池、智能电池、储热储冷及新型物理储能等基础研究。

  通过多元化技术创新,储能行业将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为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强支撑。

  二、储能产业协同:科学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方案》提出以下重点举措:

  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加强锂电池等产能监测预警,防范盲目投资和无序发展风险。引导储能电池及关键材料企业向可再生能源富集、矿产资源充足、运输条件便利的区域聚集。

  产业链协同联动: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供需对接,推动形成产业链融通发展的协同机制,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整体竞争力。

  需求牵引供给:结合新能源消纳利用和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等因素,系统性确定新型储能需求,推动供需高效联动发展。

  通过科学布局和协同发展,储能制造业将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进一步巩固国际竞争优势。

  三、储能示范应用:多场景试点推动技术落地

  《方案》提出,要开展多场景新型储能应用试点示范,推动储能技术在电力市场中的广泛应用。具体措施包括:

  独立储能主体参与电力市场:鼓励新型储能以独立主体身份参与电力市场,提升其在能源系统中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新型储能电池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碳足迹认证和溯源管理:推动建立储能型锂电池碳足迹认证体系和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体系,提升行业绿色化水平。

  通过示范应用,储能技术将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四、储能产业生态:完善体系提升综合竞争力

  为构建完善的储能产业生态,《方案》提出以下重点任务:

  完善配套体系:引导各地区科学有序布局新型储能制造项目,储能行业现状分析指出,依托研究机构开展行业运行监测预警,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提升贸易投资合作: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储能技术和产品的全球化布局,提升我国储能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力。

  优化政策环境:在储能产品运输等环节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通过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储能制造业将进一步提升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结

  《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出台,为我国储能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示范应用和生态完善等多方面的努力,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将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储能行业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将在未来能源系统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为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储能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