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首批21款车型即将上市。这一举措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正加速普及,而作为智能驾驶核心的传感器产业链,将成为这一变革的幕后赢家。
《2024-2029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智能驾驶架构主要由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构成,其中感知层的传感器是实现智能驾驶的基础。传感器包括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等,它们为车辆提供环境感知能力,是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眼睛”。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因其高精度三维建图能力而备受关注。2024年上半年,国产厂商在激光雷达市场的份额已超过97%,且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推动了其在更多车型上的应用。长安汽车计划于2023年8月在10万元级别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这标志着国产厂商在技术上的长足进步。
摄像头传感器:摄像头传感器在智能驾驶中的渗透率较高,2023年我国车载环视摄像头渗透率为39%,车载前摄像头渗透率为56%,倒车摄像头渗透率为48%。
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在恶劣天气下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够稳定地提供物体的距离和速度数据。4D毫米波雷达通过增加发射、接收通道的个数,提供点云的功能,逐渐实现对传统毫米波雷达的替代。
国产厂商崛起:国产厂商在传感器领域的份额不断提升,传感器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如激光雷达领域的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以及毫米波雷达领域的加特兰等企业,正在逐渐打破国外厂商的主导地位。
技术升级与成本降低: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传感器的成本不断下降,这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的渗透率持续提升,从2023年1月至5月的1.5%提升至2024年1月至5月的4.7%,2024年5月达到6.3%。
毫米波雷达:4D毫米波雷达能够作为激光雷达的传感器平替,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助力智能驾驶的普及。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加速普及,传感器产业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产厂商在传感器领域的崛起,以及技术升级和成本降低,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未来,传感器将在智能驾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