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包装饮用水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消费品,其市场不断发展,品类丰富,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下是2024年包装饮用水行业分析。
《2023-2028年中国包装饮用水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的包装饮用水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小规格瓶装水(容量≤1升),主要适用于即饮场景;中大规格瓶装水(1升<容量≤15升),主要适用于家庭、餐饮及外出等消费场景;及桶装水,一般规格为18.9升。
从产业链来看,包装饮用水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水供应、水处理和包装材料;中游为包装饮用水的生产,下游主要通过各种渠道提供给终端消费者。
从销售渠道来看,包装饮用水企业利用传统渠道及现代渠道作为主要渠道,以接触广泛的消费者群体。2023年,传统渠道和现代渠道占比较大,分别为49.81%、16.65%。电商渠道、餐饮渠道、其他渠道分别为11.02%、10%、12.51%。
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包装饮用水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政府通过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环保包装材料的使用和推广。
健康与功能性饮用水的崛起: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传统的纯净水和矿泉水逐渐被各种功能性饮用水所取代。包装饮用水行业分析指出,这类水通常添加了各种营养成分或具有特定功能。
可持续性与环保包装:环保和可持续性已成为包装饮用水行业的核心趋势之一。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包装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塑料污染问题。许多品牌和企业在尝试采用环保材料或创新的包装形式,来减少碳足迹和塑料垃圾的产生。
个性化与定制化:消费者对个性化的需求增加,饮用水行业也在提供更多定制化选择。例如,消费者可以选择根据个人需求调配矿物质含量、水的口感或风味等。同时,瓶装水品牌也开始根据消费者的饮水习惯、健康需求等提供定制服务。
技术创新与水质监测:技术的进步,饮用水行业逐渐向智能化、科技化发展。例如,通过水质传感器、智能瓶盖等技术,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测与反馈。智能设备能够检测水的温度、PH值、矿物质含量等,甚至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进行控制和管理。
饮用水与饮品融合:饮用水行业的边界逐渐模糊,许多品牌已经开始推出包含其他成分的“水饮品”。例如,将水与果汁、茶、咖啡等饮品进行混合,形成新的饮品类型,拓展了饮用水的消费场景和选择。
总之,包装饮用水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变化,趋向多元化、高端化、环保化和智能化。未来,消费者对水质、健康、安全、环保等各方面的需求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企业在产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入将决定市场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