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细分为中医和西医,两个之间的区别是,中医药效慢但对身体的副作用不会很大,西医药效快但对身体的副作用比较大。许多人如果是小毛病是会用中医去调理,大的问题还是吃西药。我国的西药行业发展比中药行业要好很多,国家在未来的期间要大力发展中药,中药在疫情的当下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许多成分对新冠的研究带来可靠地帮助,预计未来中药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措施。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规划》提出,加强重点领域攻关。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中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这让珍宝岛总经理陈海明确了发展方向。他告诉记者,下一步将以《规划》为契机,以公司中药研究院为基地,进一步加大中药创新力度,加快推进相关中药创新药上市速度,以子公司亳州药材交易中心为主体,升级中药供应链产业布局,从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等角度,全面实现公司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据悉,这是首个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的中医药五年规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纲要》,国家中医药局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形成了《规划》。《规划》统筹考虑医疗、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国际合作等中医药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设置15项具体发展指标和11项工作专栏。
规划指标的设定更加体现新时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要求。为提升中医药服务供给,提出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85张、每千人口中医类别职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2人;为服务新时期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提出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不含中医专科医院)设发热门诊的比例达到100%、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和老年病科的比例分别达到70%和60%;为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提出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达到90%、中医床位数达到8.43万张。
截至2021年底,我国中医医院达到5482家,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68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48人,9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的乡镇卫生院、90.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4.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占比达到86.75%,备案中医诊所达到2.6万家。
中医药传承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中医药防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病及重大传染性疾病临床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屠呦呦研究员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产品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基本完成,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20.69%。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传统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安全和健康质量,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并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特点。有效应对多种健康挑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更好发挥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