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新增企业注册量均低于往年同期,仅为6万家,同比下降17%。房屋租赁公司“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经营方式涉嫌非法集资。相关部门应尽快破案,追逃受损资金,建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制度,推广阳光透明的“房屋银行”等模式,保障承租人与出租人的利益。
近期,杭州、上海、合肥、郑州、广州等地多家长租公寓公司爆雷,这些公司均采取“高进低出”“长收短付”模式经营,即高价收房、低价出租,对房东采取每月支付,对租客则收取至少半年以上的房租。一些企业按年收、按月付,杠杆率能放大到十倍以上。
目前各大城市的长租公寓分为两类,一类是重资产型,主要为开发商自持的长租公寓,也有部分国有房源;一类是轻资产型,由住房租赁企业在市场上收集分散的个人房源,统一托管和转租。轻资产、托管式住房租赁企业因门槛低、起步容易,目前是市场主力。
巢客公寓官网显示,截至2019年9月,其已布局杭州、上海、苏州、武汉、成都、天津六个城市,累计管理超过两万套房源。有报道称,巢客公寓此次事件造成约1.7万人利益受损,涉及资金超过亿元。记者了解到,武汉巢客公寓曾在4月被曝出资金链断裂,涉及租客房东超8000人。
为何各地的“高进低出”式租赁公司近期集中爆雷?成都市房地产经纪协会常务副会长刘翔认为,一方面,受疫情等影响,企业资金链越发紧张,绷不住了;另一方面,在各地更严厉的监管下,这些公司的问题或被动或主动地集中暴露出来,并形成连锁反应。
目前,各地爆雷事件正在陆续调查之中。但网友通过多种渠道反映,许多租客已被房东强行搬走行李,甚至被赶了出去,房子也更换了门锁。
受访者认为,近日住建部出台的《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或对规范住房租赁活动有所帮助。征求意见稿提出,针对房屋租赁企业“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的行为,“房产管理等部门应当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加强对租金、押金使用等经营情况的监管”。受访者建议,在此基础上合理建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制度,推广“房屋银行”等阳光透明的房屋托管模式,保障出租人和承租人合法权益。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贵阳分所律师汪子龙认为,当务之急是对已发生的房屋租赁企业“跑路”案件尽快破案,对卷款潜逃的企业负责人进行追逃。“房东与承租人都是受害者,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难点,建议由当地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房东与承租人进行协商处理,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汪子龙说。
熊凯介绍,贵阳市近期拟印发住房租赁资金监督管理工作措施,对在贵阳市经营10套(间)以上存量住房从事租赁业务的房屋租赁企业的租金和押金进行监管。
贵州省房地产研究院院长武廷方认为,近年来在深圳、上海、贵阳等地推行的“房屋银行”做法,改变传统的委托经营模式,让承租人和出租人都能更加放心。“以贵阳的‘房屋银行’为例,房东将闲置的房屋‘存’入‘房屋银行’,‘房屋银行’邀请出租人与承租人当面协商租赁价格,期间‘房屋银行’提供担保、设施维修等服务,并按月收取房租的10%作为利润。”武廷方说,目前贵阳的“房屋银行”收储了4763套住房,出租价格整体低于市场价30%,出租率达到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