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一线城市长租公寓新开门店比率高达35%。前两年,在持续的政策红利下,长租公寓成各路资本追捧的投资标的。开发商、中介机构、酒店运营商等纷纷抢占市场蛋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排名前三十的房企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已涉足长租公寓。
10月8日,悦如公寓发布公告称,因面临巨大的经营及资金压力,已无力维持公司正常经营。无独有偶,据媒体报道,杭州的德寓科技因为高收低租而导致资金链危机。此外,同在杭州的国畅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也关门了,不少房东被拖欠了房租,租客交的房租也打了水漂。
记者注意到,2018年以来,长租公寓行业“爆雷”不断,寓见公寓、好租好住、爱公寓、优租客、恺信亚洲、鼎家公寓、杭州德寓等接连爆出资金链问题。截至目前,已有20余家长租公寓因资金链断裂、经营不善而破产。其中,乐伽公寓的关停,导致南京、苏州、合肥等地不少房东、房客蒙受损失,引发外界较多关注。
长租公寓资金压力增大,也说明经营预期和市场反应是不一致的,股权转让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防范亏损扩大,这也使得后续长租公寓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房源管理和资金风险。
进入2019年以来,随着行业整体融资环境继续收紧,长租公寓的“钱”景呈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尾部竞争者淘汰不断,资本及资源则向头部集中。
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至2015年之前,资本市场广泛投资长租公寓赛道,但由于行业处于创业初期,融资数量及融资额都相对较小;到了2015年,融资数量达到了峰值,该年融资数达到23起;而到了2019年截至9月,融资数仅为6起,但是融资额却高达114亿元,创下2012年来的新高。
从2017年至今,长租公寓市场融资数及融资额持续成反比走势,同时,头部效应愈发明显。统计期内,自如、魔方、蛋壳、城家、V领地前五大公寓企业就获得了约214亿元股权融资,占30家公寓股权融资总额的80%。
融资数额最多的自如在2019年完成了B轮融资。2019年6月,自如获得了由泛大西洋资本领投,腾讯、红杉资本等跟投的5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约为50亿美元。对于自如近期回应暂缓IPO事件,业内有人士猜测,这或许与自如目前并不缺少资金有关。
实际上,自2011年成立以来,自如仅获得三轮融资,A轮融资与A+轮都在2018年完成。其中A轮融资高达40亿元人民币,参投机构包括腾讯投资、红杉资本中国、泛大西洋资本、天图资本、华平投资、源码资本、海峡、新希望等。以自如近两年密集的融资姿态来看,目前摆在自如面前的可选项依然不少。
而另一家长租公寓头部企业蛋壳公寓也与自如情况类似。2019年3月,蛋壳公寓完成了由老虎环球基金、蚂蚁金服、春华资本等联合领投的5亿美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超20亿美元。
成立于2015年的蛋壳,虽然成立时间较晚,但截至目前已完成了6轮融资,其背后的投资机构还包括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高榕资本、愉悦资本等。因为行业“余额”已不多,资本与资源会越来越向头部企业倾斜。而长租公寓融资门槛已不是1亿-2亿元,现在起步融资为10亿元,只有这些“玩家”才可继续在长租公寓市场内奔跑。未来2-3年,头部企业将占据七成以上份额,超九成中小品牌无法在竞争中存活,只能选择被并购或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