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大城市已经陆续复工复产近20天,但体育服务业、旅游业、养老业等第三服务产业,受疫情余波的影响,仍旧处于半冰封状态。
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彭维勇表示,疫情对体育行业造成冲击很大,体育竞赛表演业全面调整,如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跳水世界杯系列比赛,以及东京奥运会部分项目的资格预选赛等,这些都延期举办或者异地举办,足球、篮球、排球等职业联赛延期举行,马拉松赛事50多场都受到影响。
此外,体育场所挂牌歇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受疫情波及延期开工,都对体育产业有不小影响。
目前,我国体育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各地复工进展情况不同,有快有慢。有的省份复工率达到75%,有的省份还不到30%;二是企业员工到岗率不高,有的企业员工到岗率最多10%,有的不超过25%;三是不同类型的企业进度不同,体育用品制造业中,机械化、智能化水平高的企业产能恢复比较快,体育服务业中主营线上业务的复工率高,而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用品销售企业复工率比较低。
从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历史经验看,冬奥会举办前的2年内,是一个国家冬季运动休闲旅游开展最旺盛的时期,冰场雪场拉动的体育旅游产业链产值非常可观。因为疫情的影响,今年全国的冰雪场将会面临经营困难。有记者去北京冬奥会举办地张家口崇礼雪场调查,一月份雪场旅游总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下降了近20%。
从体育服务业产值不断增长的效益划分看,除了综合性和职业性体育赛事的“吸金效应”外,被认为具有亲民性的马拉松赛事在体育服务业发展中正不断创造价值。受疫情影响,原定于3月22日举行的首批白金标赛事“首尔国际马拉松”已经取消,而作为每年举办马拉松赛事数量高达1600余场的中国来说,其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正处在不断爆发的上升期。
2018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2019年全国各地都在领会文件精神,踌躇满志,加快体育设施建设,精心孵化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体育赛事,2020年本是文件精神落地的一年,谁知年初就碰上新冠肺炎,的确在火热的体育产业发展初期,在体育产业结构日趋走向合理的情况下,整个体育服务业发展被泼了一盆冷水,从上到下浑身湿透。
对于体育企业的复工,彭维勇表示,确实存在一定困难:一是主要业务没有恢复,这是影响复工复产的主要因素,如很多体育赛事已经取消或者延期,对赛事运营企业来说开工也没有业务;健身房、体育场馆、体育培训机构,即使复工了现在也很难有客流。第二,员工返岗难、物流不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不充分以及行业人员聚集度比较高的特点都制约了体育企业的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