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8年,全国饲料总产量22788万吨,同比增长2.8%,产品类别和品种结构呈现不同涨跌趋势。其中,配合饲料20529万吨、同比增长4.6%,浓缩饲料1606万吨、同比下降13.4%,添加剂预混合饲料653万吨、同比下降5.1%。
从品种看,表现为“猪弱禽强、水产反刍快涨”。其中,猪饲料9720万吨、同比下降0.9%,蛋禽饲料2984万吨、同比增长1.8%,肉禽饲料6509万吨、同比增长8.2%,水产饲料2211万吨、同比增长6.3%,反刍动物饲料1004万吨、同比增长8.9%,其他饲料360万吨、同比下降10.7%。
全国饲料添加剂产品总量1094万吨,同比增长5.8%;其中,直接制备饲料添加剂1035万吨、同比增长5.3%,生产混合型饲料添加剂59万吨、同比增长15.3%。从主要品种看,氨基酸、矿物元素、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产品产量分别达285万吨、567万吨、17万吨和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5%、13.8%、55.8%和36.9%,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生物饲料产品呈现强劲上升势头。
全国工业饲料十强省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71.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饲料产量超千万吨的省份达11个,比上年新增1个;山东和广东的单省产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总产值分别达1353亿元和1187亿元,总产量和产值均比第二梯队前列的省份多一倍。全国有4家企业集团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比上年增加2家,合计产量4760万吨,占全国产量比重为21%。
2019年1-6月饲料总产量前十省 |
|||
序号 | 地区 | 饲料总产量(万吨) | 同比 |
全国 |
|
10868 | -0.9% |
1 |
山东 | 1735 | 2.1 |
2 | 广东 | 1421 | -2.3% |
3 | 广西 | 782 | 0.5% |
4 | 辽宁 | 589 | 3.0% |
5 | 江苏 | 584 |
-0.6% |
6 | 湖南 | 561 | -2.6% |
7 | 湖北 | 556 | 7.0% |
8 | 河北 | 554 | -3.3% |
9 | 四川 | 535 | 6.1% |
10 | 江西 | 448 | -11.6% |
由于受非洲猪瘟疫情和国际贸易形势影响,今年上半年,饲料总产量略有下降,商品饲料总产量10867万吨,同比下降0.9%。其中,配合饲料10018万吨、同比增长0.2%,浓缩饲料590万吨、同比下降13.6%,添加剂预混合饲料259万吨、同比下降9.1%。
猪、禽、水产和反刍动物饲料产量分别为4256万吨、5149万吨、850万吨和509万吨,其中猪饲料同比下降14.3%,禽、水产和反刍动物饲料同比分别增长11.5%、4.4%和4.2%。全国饲料生产平稳,反映出上半年畜产品生产能力总体稳定,市场供应有保障。
全国饲料添加剂产品总量461万吨,同比增长4.9%。其中,直接制备饲料添加剂436万吨、同比增长4.3%,生产混合型饲料添加剂25万吨、同比增长17.7%。从主要品种看,氨基酸、维生素、酶制剂、微生物、防腐剂防霉剂产品产量分别达138万吨、48万吨、6万吨、11万吨、2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4%、20.3%、4.1%、100.7%、1.4%。矿物元素、抗氧化剂产量分别达217万吨、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0.6%、4.6%。其他添加剂15万吨,同比增长12.5%。
全国工业饲料十强省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71.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从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区域布局看,加快发展区总产量3061.4万吨,同比增长2.8%,猪饲料同比下降3.0,禽饲料增长9.3%;稳定发展区饲料总产量5492.5万吨,同比下降2.0%,猪饲料下降22.9%,禽饲料增长12.0%;适度发展区总产量2313.5,同比下降3.0%,猪饲料同比下降12.0%,禽饲料增长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