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药酒整体产量已逼近90万千升,达到88.82万千升,同比增长10.23%。随着社会公众对药酒的认识及接受度提高,药酒正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尤其是中老年人。以下对药酒行业现状分析。
药酒行业现状分析,2001年中国药酒行业市场规模仅为8亿元。2005年中国药酒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45亿元。2012年时中国药酒行业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42.9%。到了2014年中国药酒行业市场规模超200亿元。药酒行业分析指出,截止到2017年中国药酒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25.4亿元,同比增长18.7%,与2001年的8亿元相比,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6.1%,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2018年中国药酒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56.4亿元,同比增长9.5%。
2010-2018年中国药酒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及预测
药酒非常广泛,既有补益人体之阴、阳、气、血偏虚的补性药酒,也有祛邪治病的药性药酒,其作用也有区别。如以补虚强壮为主的养生保健美容药酒,主要作用有滋补气血、温肾壮阳、养胃生精、强心安神、抗老防衰、延年益寿。以治病为主的药性药酒,主要作用有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清热解毒、养血活血、舒经通络等。疾病不同,作用亦异。现从四大问题来分析药酒行业现状。
整个行业,甚至国家,对于保健酒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广义上,添加了某些药材原料,喝后能达到某种功效,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酒,都可以称之为保健酒。药酒行业现状分析,保健酒是白酒的延伸,二者自是容易区分。但保健酒与同是具备一定功能性的药酒则差别较小。产品界定不明,是导致保健酒行业问题多多的根本原因。
已有数千年历史的保健酒,与中医文化一脉相承。药酒行业现状分析,中医里的任何一种滋补药方与酒的结合,都可以成为保健酒。技术难度低,资金投入低、进入门槛低的“三低状态”,就决定了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大批企业闻风而入。我们看到,专业的中药生产厂家,如江中制药、修正药业等等纷纷涉足,白酒行业大企业(茅台、五粮液等)均进入。大品牌如此,无名者更是数不胜数。全国有超过3000家做保健酒的企业,而这一数字增加的速度,绝对会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
药酒行业现状分析,3000多家保健酒企业当中,拿到“蓝帽子”标识的不到20%。那超过80%的大多数,基本是中小保健酒企业,浑水摸鱼。毋庸置疑,产品的品质必然不值得信赖。
功效同质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模仿,这也是保健酒行业最显著的特性。药酒行业现状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保健酒容易被模仿。酒基+中药的组成方式中,中药配方完全可以使用中医中较为流行的方子。二是保健酒行业进入壁垒低,大量中小保健酒企业跟风而入,一哄而上之后却没有创新能力,唯一而且低廉的解决途径就是模仿。你出一个人参酒,我也出一个人参酒。模仿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除了行业内较为知名的品牌之外,绝大部分产品大同小异。没有USP,没有准确的定位,功能相似。
药酒行业现状分析,在21世纪,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饮酒的习惯,已经由原来的单纯助兴慢慢的转变为追求健康,又由追求健康转变为追求营养,而现代人从追求健康营养已延伸到越来越重视食疗养生的理念了。因此。在未来几年,药酒将逐渐取代很多普通的白酒,成为很多人聚会必须的养生调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