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化学药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儿科用药行业趋势
 儿科用药 2018-12-19 11:24:05

  我国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供应儿童专用的药品不足60种,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剂型。过去国内在针对儿童药的相关政策不完善,导致长久以来儿童用药从临床试验、研发生产、药品审批、价格制定、剂型规格、保障措施等方面不够完善。以下对儿科用药行业趋势分析。

  儿科用药行业趋势分析,国内18万条药品注册批件中,儿童专用药物3,000多条,涉及400多个品种,所占比例不足2%;而400多个品种中,剂型以颗粒剂为主,并且有八成多是以感冒药为主的中成药。儿科用药行业分析指出,15家样本儿童医院使用药品品种数1098种,儿童专用药仅有45种,占比4.1%;包含儿童用法用量的共455种,占比41.44%,因此儿童专用药与包含儿童用法用量的占比不足50%。数据显示,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涉及生产儿童药品(通用名中明确说明儿童用药)的厂家有1000多家,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仅 10余家,占比不足1%。

  儿童专用药与包含儿童用法用量的占比

儿科用药行业分析

  儿童用药主要是集中在抗生素类、感冒类、镇痛解热类、清热类以及维生素类。前十大常规用药销售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5%。也正因为如此,儿童用药在零售市场占比较多,品牌与营销方式对药品品种的销售额起绝对影响。现从四大方向来分析儿科用药行业趋势。

  1、童临床试验匮乏

  儿科用药行业趋势分析,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本身对伦理学要求高,试验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儿童人群的特点及承受能力。研究对象招募困难,研究过程脱落率相对较高,要求临床研究者具有很高的管理水平,及儿童医学、药学、护理学、伦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和经验。此外截止到2016年6月,CFDA网站上列出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名单”显示共有临床研究单位证书822件,但其中具备儿科试验资格的的临床研究单位只有数十家,而且专业分布并不均衡。故在设计研发管线,进行候选药物评估时,应考虑到临床研究难度、风险、资金与时间成本等因素。对此问题在后续的研究中还将具体分析。

  2、童专用剂型剂量稀缺

  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儿童专用剂型种类较少,设计不够合理。儿科用药行业趋势分析,儿童专用剂型主要从3 个方面考虑。1)从适合儿童特点的剂量考虑。长期以来多种常用药缺乏儿童专用剂量,使用时多以粗糙的方式手工拆分,一方面破坏了药物本身特性,另一方面无法做到精确给药剂量;2)从适合儿童的给药方式考虑,如儿科专业的滴管、定量勺、推注器、适合儿童的雾化、粉雾、气雾装置等,这些装置虽然看起来原理简单,但对低幼领儿童给药的准确顶、有效性和依从性将起到很大作用;3)从适合儿童的剂型考虑,如国外发展较快的口腔崩解剂、口腔黏膜剂、喉喷剂、鼻喷剂、混悬滴剂、先进矫味技术等都有助于儿科群体提高给药质量及依从度。

  3、用药品类集中

  由于儿童在呼吸道、肠道方面发病率相对较高,我国市场上此类药品种类比较集中,一些小病普药物甚至存在急缺现象。儿科用药行业趋势分析,本次监管当局发布的《首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明显存在调结构的考虑。主攻大病种,抱团取暖是一种经营策略。而顺应国家结构调整意图,向市场提供高附加值稀缺产品,并谋求国家高政策倾斜也不失为一种策略选择。

  4、产成本偏高

  儿童用药剂量偏小,加之目前部分企业市场占有率相对分散,造成产品生产存在小批量、多批次的问题。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在呼吸与消化品类上比较集中,这些品类季节性较强。儿科用药行业趋势分析,旺季实时存在产能不足,品种切换频繁的现象,淡季时又存在产能过剩,开工率不足的矛盾。这给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带来了很大障碍。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看到国家政策中品类结构调整的意图,这不仅是监管当局保障小品种供货安全的需要,对于企业可能也是优化产能结构的启示。

  儿科用药行业趋势分析,随着婴儿潮的来临,儿童用药的需求会有明显上升,政策方面,国家对于儿童药的支持力度逐渐加码,儿童药定价机制、药品标签等相关规定也会逐渐完善,未来5年儿童药仍将会保持两位数增长,5年复合增速在10%左右,至2020年我国儿童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100亿元。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儿科用药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