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电子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蓄电池行业前景
 蓄电池 2018-09-14 10:18:04

  从全球蓄电池产能规模来看,中国是生产大国,产量占全球的比重达到45%左右,其次是美国,产量占比约为32%,日本位居第三,占比接近13%,此外还有德国等。蓄电池按电极材料和工作原理的不同,主要分为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四大类。以下对蓄电池行业前景分析。

  蓄电池行业前景分析,在全球市场范围内,蓄电池由于其技术成熟、安全性高、循环再生利用率高、适用温带宽、电压稳定、组合一致性好及价格低廉等优势,在电池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蓄电池行业分析指出,2017年,全球蓄电池市场规模约为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

  2010-2017年全球蓄电池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蓄电池行业前景

  蓄电池用途广泛,短期内没有更好的产品可以替代它。它也是电池行业中资源循环利用最好的产品,大部分的铅酸蓄电池都可以被收集、循环利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面对环保整治和相关行业规范政策的实施,以及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铅酸蓄电池唯有积极转型升级,才能够站稳脚。因而,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转型升级需求日渐迫切。现从四大趋势来分析蓄电池行业前景。

  (1)兼并重组扩大业务范围

  外资通过合资、并购国内企业进而进入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例如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和沈阳东北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当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及对中国企业进行合资、并购是必然的。蓄电池行业前景分析,对于既有资金又有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外商应当欢迎。外商的资本、技术和管理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2)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蓄电池行业前景分析,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多注重技术研发,在中国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大。铅酸蓄电池行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多与中国本土发展较好的、有较长历史的或者比较先进的企业进行强强联合战略,以此逐渐壮大发展、占领中国国内市场。

  (3)推行本土化管理

  蓄电池行业前景分析,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同时,积极地推行本土化策略,无论是员工还是运作模式,甚至是供应商,近乎100%的本土化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靠近用户,就地供应产品和提供服务,在当地形成一条产业供应链;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使企业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

  (4)控制核心技术

  市场竞争实质上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是技术创新的竞争。跨国公司通过在产业链分工转移中牢牢控制产品标准、核心技术等最关键的要素,占据主导地位。蓄电池行业前景分析,并通过不断加大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开发研制新型环保产品,占领技术制高点,提高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垄断程度,以获取高额利润。

  蓄电池行业前景分析,在全球经济调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市场需求仍然疲软。蓄电池企业近年来因技术装备升级、加大环保设施投入等原因,企业盈利空间持续收窄。而蓄电池自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征收消费税,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击。从目前征税的范围看,国家主要对一些有污染的电池征收消费税,而对无汞原电池、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锂原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免征消费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蓄电池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