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行业经过2016年的调整,消费金融成为当下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金融领域的热点,网贷监管带来的影响可谓深远,包括行业调整、转型、合规等一系列问题。目前,网贷已经步入大洗牌的“前夜”。与此前的“野蛮发展”相比,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趋于冷静。在竞争与监管的双重压力下,“裸泳者”早已显现,良性退出正在进行。以下是2017年我国网贷行业现状分析:
数据显示,目前问题平台的数量已开始有所下降。今年1月份,共有64家平台停业或出问题,其中问题平台29家,包括6家跑路和23家提现困难的平台;停业的平台有33家,转型的有2家。
《互金报告》指出,最近一年,监管措施陆续出台,加速了实力较弱的互金平台的离场,网贷行业已进入洗牌期。除了前述几种业务发展方向外,也有不少经营困难或不合规的网贷平台选择主动退出市场,也有数百家平台选择隐形停运,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趋势,体现了优胜劣汰的健康发展机制。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问题平台数量已开始下降。”盈灿咨询分析师张叶霞表示,“合规”仍是今年网贷行业的重头戏,不少平台在监管细则出台后便开始放弃网贷行业。但平台整改的脚步尚未停歇,未来网贷行业运营平台数量仍将进一步下降。薛洪言预计,在这样的背景下,P2P行业今年或仅存500家。另有网贷行业人士直言,最终P2P网贷行业平台数量不会超过10家。
“随着地方性监管细则的出台,互联网金融行业‘洗牌与重塑’同时并行。目前网贷合规建设工作的脉络日益清晰,对平台的要求日益具体和可操作化。不合规平台或者转型不成功的平台将会逐步退出网贷市场,相应的,符合监管要求,进而重塑自身的业务链和产业链,不断加强风控的平台,将会在未来得以生存和发展。”钱多多行业研究员分析。
随着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扎实推进,以及去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颁布,网贷行业结束了其一直以来野蛮生长的无序模式;而今年利好消息不断的传出,也预示着P2P逐渐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善林金融的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些利好消息将帮助网贷平台更快更好的走上合规之路,同时提升投资者的资金安全,网贷行业已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利好消息频做加法
厦门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于2017年2月4日印发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全国首个网贷备案登记监管办法面世,值得一提的是,备案登记,强调对平台数据信息的及时、完备把控,需要及时报送金融风险防控预警平台,平台具有如实报送的义务,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就充分体现了‘穿透式’监管的治理理念,突出对风险的源头治理。
同年2月13日,广东省金融办就《广东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是全国首个地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据业内人士指出,陆续会有其他地方省市跟进出台相关监管办法。
再此之前还有消息称,四大行之一的某国有大行开始试水P2P,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也纷纷加入存管“大军”之中,银行存管进展缓慢局面有望破解。善林金融相关负责人认为,网贷平台已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各大平台纷纷寻求战略转型。然而在网贷行业整改的进程中,平台出现退出潮,优胜劣谈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同时为企业发展谋求更大机遇是重中之重。更多相关网贷行业现状分析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网贷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