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校园贷风险事件频发,引发了各界对校园贷行业发展前景的猜想,通过对校园贷市场分析了解到,校园贷市场正经历一场“浩劫”。监管层掀起对校园贷市场整顿后,各家校园贷平台也开始纷纷转型。
不少平台直接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也有平台虽未放弃,但转型、升级比比皆是。昨日,分期乐宣布升级为乐信集团,保留了“年轻人互联网消费金融品牌”分期乐。这个从校园贷起家的分期平台,在继续校园贷业务的同时,更将着力发展白领、蓝领群体。
不过,在工薪市场巨头密集、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校园贷平台未必可以突围而出。
据乐信集团介绍,除了分期乐以外,还包括针对普惠人群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品牌提钱乐,针对互联网理财人群的子品牌桔子理财,以及资产管理开放平台鼎盛资产。
与分期乐仍然不放弃校园贷市场不同,越来越多的平台选择转型或退出。9月5日,趣店(原趣分期)宣布退出校园贷市场;9月27日,名校贷宣布战略转型,校园贷市场比例将逐步减小;10月12日,我来贷正式关闭学生申请贷款的通道,退出校园贷市场……
曾为校园分期市场主力军的趣店相关负责人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前期积累的用户已纷纷走出校园,趣店自2015年就已经在谋划转型升级之路,如今已经升级为消费金融公司,未来将更加关注蓝领、白领市场。
一位校园贷业内人士认为,做校园贷风控系统尤为重要。“重点大学并不意味着坏账率更低。”该业内人士介绍,在核准合理额度的同时,也要防范商户套现等骗贷问题,“很多平台因诈骗而垮台。”
今年以来,各部门针对校园贷市场的监管政策频繁出台。4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8月,银监会发文强调采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要求对校园贷进行严肃整顿。
10月10日,教育部又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各高校要利用秋季开学一段时间,面向广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集中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项教育工作。
2016-2021年网贷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随着监管不断加强,多家平台相继退出,按照目前的监管原则,校园贷市场空间将大大缩水,不足以作为主营业务支撑大平台的发展,这是校园贷龙头纷纷转型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