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中国文旅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内,全国国内出游人次达8.88亿,较去年同周期增长14.6%;旅游总收入突破8090亿元,同比增长15.7%。酒店业作为旅游业核心支撑,在假期期间表现尤为亮眼,重点企业凭借精准布局与创新服务,成为市场复苏的关键驱动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酒店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旅游需求全面释放的背景下,酒店业迎来爆发式增长。飞猪平台数据显示,其旅游服务GMV同比激增48%,国内机票与全球酒店履约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酒店业务表现尤为突出,10月1日至8日期间入住间夜量同比增长78%。锦江酒店(中国区)旗下超万家在营酒店平均入住率同比上升4%,累计接待人次突破1300万;华住集团则以接待超1055万人次的成绩同比增长36%,外宾接待量更实现75%的显著增长。
从城市分布来看,假期酒店需求呈现“多点开花”态势。二线城市如宁波、温州、南昌等成为热门目的地,平均入住率超90%,部分三四线城市如益阳、怀化更实现100%以上客房满载。锦江酒店(中国区)的数据显示,“反向旅游”趋势显著推动广元、荆州等三线以下城市的酒店表现亮眼,平均入住率达91.7%。景德镇作为新兴“美食IP”代表,凭借特色体验吸引游客涌入,当地20余家锦江系酒店在假期中持续满房,印证了文旅融合对区域投资的带动效应。
假期数据显示,消费者行为正从“打卡式旅游”转向深度体验。美团旅行统计显示,选择在同一城市停留7-8天的游客数量同比增长超50%,沈阳洗浴、扬州非遗文化等本地化服务成热门项目。“沈阳洗浴带住宿”的搜索量同比激增319%,成为该市异地游客消费首选。此外,美食小城如南昌、泉州等地通过榜单效应带动酒店与餐饮业协同发展,大众点评平台数据显示相关订单量涨幅超200%。
文旅融合催生新机遇,酒店投资需聚焦差异化需求
2025年国庆假期充分证明,酒店行业在旅游消费升级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头部企业凭借全国网络布局与精准运营,在热门城市及新兴目的地均取得显著增长;而三四线城市的“反向旅游”热潮,则为区域文旅投资提供了新方向。未来,结合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深度体验产品、优化细分市场供给将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随着长假延长趋势显现(如“请3休12”模式),酒店业有望持续受益于需求释放,并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链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