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突破3.8万亿元,其中乡村住宿业增速达14%,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在这一背景下,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白岩镇韭黄村凭借独特的"旅游+夜经济"模式,以一条500米长的村级商业带串联起餐饮、商超及酒店集群,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了典型样本。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酒店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地理位置成为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距离安顺市区仅15公里、普定县城10公里的韭黄村,依托"安普同城大道"形成的半小时经济圈,成功吸引首批旅游投资。自2018年建成千人规模的大型酒店以来,该区域接待能力实现质的飞跃:2024年数据显示,该村夏季客房入住率连续三个月超过95%,形成以酒店为支点的消费引力场。
通过"1+3+N"模式(1家核心酒店带动餐饮、商超和住宿三大主业,衍生N类特色服务),韭黄村实现产业协同效应。目前商业带已聚集:38家餐馆、260余个商户门店(含8家商超及新增的6家餐饮单位)、8家宾馆(民宿/酒店)。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村民通过自营改造,将超市转型为"住宿+餐饮"综合体,如某村民投资案例显示,其经营体客房从25间扩展至32间后,日均营业额突破2万元。
夜间消费占比达68%的数据显示出韭黄村的独特竞争力。通过延长营业时间(16:00-23:00),"黔安小黄牛"类特色餐馆实现日均营业额超6000元,带动周边小吃摊位、药店等配套服务需求。酒店业在此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大型酒店承担游客集散功能,中小型民宿提供差异化住宿选择,形成从高端到大众市场的完整价格带。
在客房供给达86间(含新增床位)、年接待量超15万人次的规模下,该村面临设施升级与服务同质化的双重挑战。2024年度统计显示:游客满意度达92%但复购率不足30%,提示需加强体验式消费设计。未来规划中,当地计划通过举办民俗演出、啤酒节等活动提升粘性,并引入智慧管理系统优化酒店运营效率。
结语
韭黄村的实践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需要以交通为动脉、酒店为核心、业态融合为路径构建产业生态。2025年的数据显示,其村民人均旅游收入贡献已突破2400元(较2018年增长300%),证明该模式具备可复制性。随着文旅消费升级趋势的持续强化,如何在保持乡村特色的同时提升酒店服务能级,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