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多晶硅行业技术革新与发展趋势分析及节能监察重点方向
 多晶硅 2025-08-01 10:13:0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我国多晶硅行业在光伏、半导体等领域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已突破150万吨/年,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在此背景下,工信部于2025年7月发布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旨在通过强化监管推动行业能效升级与绿色转型。本文结合政策文件及产业动态,分析当前技术特征、发展趋势及政策导向。

  一、多晶硅生产技术特点及能耗优化路径分析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多晶硅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多晶硅生产以改良西门子法为主流工艺,占总产能比重超95%。该技术通过氯化氢与高纯硅粉反应生成三氯氢硅,再经还原炉高温分解制备高纯多晶硅,全流程需严格控温控压,并配套尾气回收系统以降低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据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重点企业平均电耗已降至65kWh/kg以下,较2018年下降32%,但仍有约15%产能未达《硅基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9440-2022)准入值。

  二、多晶硅行业发展趋势与节能监察重点方向

  根据工信部专项通知要求,本次监察将聚焦三方面:

  1. 能效标准执行情况:对未达68kWh/kg基准值的企业开展强制性能源审计;

  2.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核查废氢综合利用、电石渣替代石灰等低碳技术应用进度;

  3. 产业链协同优化:重点监测江苏中能硅业、陕西有色天宏瑞科等头部企业与下游光伏组件厂的绿电直购合作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家企业因已纳入国家级节能监察任务清单(工信厅节函〔2025〕223号),本次地方核查将侧重于其余87%未达标的中小企业群体。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有14省完成首轮企业自查,整改后综合能效达标率提升至79%。

  三、多晶硅产业链协同创新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当前技术迭代呈现两大趋势:

  政策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国办发〔2024〕54号)明确要求监察工作不得干扰正常生产秩序,需采用"线上监测+现场抽查"相结合方式,并建立企业能效异常预警机制。这一导向将推动行业形成"技术升级-监管优化-成本降低"的良性循环。

  结语

  在碳达峰目标约束下,多晶硅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的关键阶段。通过本次专项监察强化标准刚性约束,预计到2025年底全行业平均电耗可降至60kWh/kg以下,为光伏平价上网提供更低成本的原材料支撑。企业需主动对接政策要求,在工艺升级与绿色供应链建设中把握发展机遇,共同推动我国半导体及新能源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多晶硅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