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环境持续波动,2025年上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零售业正面临多重挑战。数据显示,澳大利亚5月零售销售增长放缓至0.2%,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两年来首次下降,而政策变动如特朗普政府减税法案与美联储人事动向也深刻影响着消费市场结构。本文通过解析关键经济指标及政策走向,揭示当前零售领域的发展趋势、竞争态势及其背后驱动因素。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零售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5月数据显示,澳大利亚零售销售额环比仅增0.2%,显著低于预期的0.5%。这一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该国经济动能减弱的趋势——零售业占GDP比重超过半数,其低迷表现直接拖累整体增长。细分领域中,服装和百货销售同比分别增长2.9%和2.6%,但食品支出出现年内首次下降(-0.4%),凸显消费者对必需品购买力的收缩。
与此同时,企业破产数量激增26.8%,建筑业、住宿餐饮业受冲击最为严重,反映出零售供应链与实体门店运营面临的压力。经济学家指出,劳动力成本攀升、税务追缴力度加强及国际贸易不确定性是主要诱因。尽管市场普遍预期澳大利亚联储将于7月启动年内第三次降息以刺激消费,但短期内零售复苏仍面临多重阻力。
2025年6月数据显示,美国私营部门就业岗位减少3.3万个,为2023年3月以来首次下滑。其中服务业岗位大幅削减6.6万(专业服务、医疗保健领域降幅显著),而商品生产行业新增3.2万岗位,显示经济结构调整的初步迹象。休闲与酒店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则逆势增长,反映部分零售相关领域的韧性。
值得关注的是,劳动市场整体仍保持相对稳定:6月裁员人数仅为4.8万,较上月下降49%,但企业招聘意愿低迷(新增职位空缺同比减少11.2%)。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支出放缓正通过就业端传导至零售业——例如,医疗保健与教育服务岗位的缩减可能削弱相关领域消费能力。此外,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大规模减税法案若获通过,或将进一步重塑零售行业的税收环境与竞争格局。
美国参议院通过的减税和支出法案将增加3.4万亿美元国家债务,其核心条款包括削减9300亿美元医疗补助资金,并废除绿色能源激励措施。这一政策组合可能加剧地区间零售市场分化——例如,高税率州消费者或因税收抵扣限制减少可支配收入,而农村地区的医疗补助缩减则可能抑制本地消费能力。
与此同时,美联储主席人选更替的潜在风险(鲍威尔任期将于2026年结束)进一步增加政策不确定性。若新任主席推动利率调整,将直接影响零售企业的融资成本与消费者信贷环境。在澳大利亚,5月零售疲软已促使市场押注年内三次降息,未来消费复苏路径或取决于央行能否平衡通胀控制与需求刺激。
中东局势升级(如以色列与加沙冲突)及乌克兰战场动态正通过能源价格与贸易限制间接影响全球商品供应。例如,澳大利亚作为矿产出口国,其资源类企业可能因美国关税政策面临竞争压力;而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需求则倒逼“四方机制”(美、印、日、澳)在零售上游环节加强协同。
此外,技术变革与数字化转型持续重塑零售竞争规则: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科技板块逆势下跌0.7%,反映投资者对传统零售模式的谨慎态度;而工业并购案例(如James Hardie完成128亿澳元收购)则显示企业正通过整合强化市场地位。
总结
2025年上半年零售业的发展现状表明,消费需求疲软、政策不确定性及地缘风险已成为全球市场的核心挑战。澳大利亚的零售增长放缓与企业破产潮揭示了消费基础的脆弱性;美国就业数据波动则暴露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阵痛。在债务压力加剧与货币政策分化背景下,零售行业的竞争将更加依赖成本控制、区域市场深耕及供应链韧性。未来政策走向(如减税法案通过与否)和外部冲击(如美联储人事变动)或进一步重塑零售业的竞争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