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当前医学研究领域,脑卒中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问题备受关注。随着2025年硫氢化钠行业政策的推进,该物质在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也迎来新的探索机遇。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脑卒中后血管再灌注引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中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是主要病理变化。小胶质细胞在启动大脑神经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 3(NLRP3)在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在此背景下,探究硫氢化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硫氢化钠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选用80只8- 10周龄健康雄性 Sprague Dawley(SD)大鼠,其体质量处于 280 - 350g 范围。所有动物操作均获得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严格遵循动物伦理道德原则。
实验采用的硫氢化钠(NaHS)、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等试剂来源明确。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和白细胞介素 - 18(IL - 18)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NLRP3 抗体等也均有特定来源。实验仪器包括 NI - U 型共聚焦荧光显微镜、Tanon4600 化学发光成像系统等。
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将 80 只雄性 SD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aHS 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每组 20 只。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特定手术操作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在脑缺血后腹腔给予 NaHS(50 μmol・kg⁻¹),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和 NaHS 组只分离血管不插线栓,NaHS 组给予 NaHS,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
神经功能缺损评估:再灌注 24h 后,采用改良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mNSS)评估 4 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该评分系统涵盖运动、感觉、平衡木、反射和异常运动测试,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陷越严重。
脑组织取材操作:再灌注 24h 后,麻醉大鼠并进行多聚甲醛心脏灌流,随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
TTC 染色观察梗死:将脑组织冷冻后切片,放入 TTC 溶液中染色,通过 Image J 软件分析梗死面积占脑组织总面积的比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取大鼠缺血侧新鲜脑皮质匀浆,检测蛋白浓度后,用 ELISA 检测 IL - lβ、IL - 18 水平。
Western blot 法检测蛋白表达:取缺血侧新鲜脑皮质冰上匀浆,经系列操作后检测 NLRP3 蛋白表达,NLRP3 相对表达量以其条带灰度值与内参 β - actin 灰度值的比值表示。
免疫荧光检测小胶质细胞:对大鼠缺血侧脑皮质进行固定、蔗糖溶液浸泡、包埋切片等处理,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小胶质细胞并计数绿色荧光细胞。
应用 SPSS 2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两两比较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假手术组和 NaHS 组大鼠脑组织呈均匀橘红色,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和纹状体有苍白梗死区。假手术组、NaHS 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占比分别为 (0.00 ± 0.00)%、(0.00 ± 0.00 )%、(20.24 ± 1.29 )%、(12.39 ± 1.46)%。4 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脑梗死面积占比显著大于假手术组、NaHS 组,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显著小于缺血再灌注组。
假手术组、NaHS 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大鼠 mNSS 评分分别为 (0.00 ± 0.00)、(0.00 ± 0.00)、(9.08 ± 0.42)、(5.83 ± 0.62) 分。4 组大鼠 mNS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 NaHS 组,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假手术组、NaHS 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 NLRP3 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 0.00 ± 0.00、0.00 ± 0.00、1.28 ± 0.05、0.41 ± 0.06。4 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 NLRP3 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 NaHS 组,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大鼠脑缺血侧脑皮质中 IL - 1β 和 IL - 18 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 NaHS 组,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大鼠脑皮质中 IL - 1β 和 IL - 18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假手术组和 NaHS 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区小胶质细胞呈正常形态。与假手术组和 NaHS 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缺血侧脑皮质区小胶质细胞突起减少,胞体亮度增强,呈团块状,失去正常形态。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区小胶质细胞突起增多,形态改善。假手术组、NaHS 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区小胶质细胞总数分别 (87.66 ± 5.43)、(84.66 ± 2.05 )、(43.97 ± 2.30)、(54.00 ± 4.04) 个。4 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区小胶质细胞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显著少于假手术组和 NaHS 组,缺血再灌注 + NaHS 组显著多于缺血再灌注组。
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缺血皮质区的炎症会促进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缺血性脑卒中原发性损伤由血管闭塞引起,会诱导二次免疫反应,激活小胶质细胞等,引发一系列级联事件,包括释放促炎症介质、血脑屏障损伤、脑水肿和神经细胞死亡等。神经炎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病理阶段。已有研究认为 “炎症小体” 是造成缺血性炎症的关键蛋白,NLRP3 可调节神经炎症和缺血性中风引起的神经元损伤,但与小胶质细胞活化关系未知。
硫氢化钠可作为抗炎气体分子,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可诱发大鼠脑损伤,造成脑组织梗死和神经功能缺损,而硫氢化钠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梗死面积,保护神经功能。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大鼠脑损伤侧皮层 NLRP3 炎症小体激活,促使 IL - 1β 和 IL - 18 促炎细胞因子释放,诱导神经炎症反应,造成脑损伤。硫氢化钠可以抑制大鼠脑损伤侧皮层 NLRP3 炎症小体的激活,降低促炎因子过度释放,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同时,脑缺血再灌注可能通过增加大鼠损伤侧皮层小胶质细胞活化导致脑损伤,硫氢化钠可能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来减轻脑损伤,在此过程中 NLRP3 表达降低可能起重要作用,但 NLRP3 在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机制、信号通路仍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缺血再灌注会通过增强大鼠脑损伤侧皮质中 NLRP3 炎症小体的激活和小胶质细胞活化,促使 IL - 1β、IL - 18 促炎细胞因子释放,诱导神经炎症反应,造成脑组织梗死,导致神经功能缺损。而硫氢化钠可抑制大鼠脑损伤侧皮质中 NLRP3 炎症小体的激活和小胶质细胞活化,降低促炎因子 IL - 1β、IL - 18 水平,显著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这一研究结果为硫氢化钠在治疗脑缺血相关疾病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也为后续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2025年硫氢化钠行业政策的推动,未来有望在该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解决缺血性脑卒中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