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涂料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水性涂料行业政策分析:水性涂料认证制度差异显著
 水性涂料 2025-04-30 22:49:10

  在建筑装饰装修领域,水性涂料尤其是水性内墙涂料,近年来成为备受瞩目的材料。从 2018 - 2021 年建筑涂料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抽查数据来看,连续 4 年都存在不合格产品,其中内墙涂料不合格占比达 75%,主要问题集中在甲醛含量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超标 。这一数据凸显了规范水性涂料市场、加强质量监管的紧迫性。2024 年 4 月 7 日,水性内墙涂料被纳入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 认证)范畴,加上已有的绿色产品认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多种认证并行,让企业在选择时面临困惑。下面将从认证制度、相关标准等方面详细剖析,为水性涂料企业提供参考。

2025年水性涂料行业政策分析:水性涂料认证制度差异显著

  一、水性涂料认证制度差异显著

  (一)认证性质:强制与自愿的鲜明区分

  CCC 认证由市场监管部门发布认证目录,具有强制性。对水性涂料企业而言,产品通过 CCC 认证是进入市场的必要条件,未获证产品禁止进口、出厂销售及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而绿色产品认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属于自愿性认证,企业可依据自身发展规划、环保理念和市场需求,自主决定是否申请,部分企业还可仅针对部分产品型号申请。

  (二)认证依据:多部门多规则并行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水性涂料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水性涂料 CCC 认证主要依据《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装饰装修产品》,该规则于 2024 年 7 月实施,正式将水性内墙涂料纳入其中。绿色产品认证中的水性涂料认证,依据《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分别按照指定的绿色产品评价国家标准和相关实施规则开展。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由多部门联合推行,依据《绿色建材产品分级认证实施通则》进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由生态环境部门发起,现行依据为相关水性涂料认证实施规则,已推行近 30 年。

  二、水性涂料相关标准各有侧重

  (一)依据标准:多种标准构建认证体系

  目前,水性涂料 CCC 认证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绿色产品认证依据推荐性国家标准《绿色产品评价 涂料》,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依据团体标准《绿色建材评价 墙面涂料》,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依据行业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水性涂料》。这些标准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水性涂料认证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标准要求:范围与有害物质规定各异

  对比这 4 项标准,要求范围差异明显。《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仅针对产品有害物质提出限量要求。而《绿色产品评价 涂料》和《绿色建材评价 墙面涂料》的评价指标更为全面,涵盖资源、能源、环境和品质属性指标,还对企业安全环保、管理体系等提出要求。《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水性涂料》除有害物质限量外,对产品质量、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和清洁生产也有规定。

  在有害物质要求方面,4 项标准对水性涂料有害物质的种类和限量值规定不同。整体来看,绿色产品认证与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三星级考核的有害物质种类较多,限量值要求更严格,高于 CCC 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一星级、二星级。比如,在 VOC 含量限制上,不同标准要求差异明显。此外,对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总和含量,部分标准规定生产过程不得人为添加,但允许原材料杂质带入一定量。

  三、水性涂料企业认证选择策略

  按照相关规定,到 2025 年 7 月 1 日,未获得 CCC 认证并标注标志的水性内墙涂料产品将无法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因此,企业必须尽快熟悉 CCC 认证要求,准备材料并提交申请,确保生产销售不受影响。

  绿色产品认证是国家推行的自愿性认证,在 “双碳” 背景下,多地政府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企业申请。但该认证对企业各方面要求较高,企业需提前自我评估,满足条件后再申请。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由多部门联合发起,政府工程项目倾向采用获证产品。企业若想开拓政府工程集采渠道,可考虑申请。同时,该认证不同星级对水性涂料有害物质含量和其他性能指标要求不同,企业要梳理产品型号,选择合适等级申请。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有助于企业进入政府绿色采购清单,且国民认知度较高。计划面向政府采购市场或个人消费者的水性涂料企业,可申请该项认证。

  四、水性涂料认证标准修订方向

  (一)关注 SVOC 含量:填补管控空白

  VOC 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已被熟知,相关标准多次加严其限量要求。但同样有害的 SVOC,在我国现行强制性标准和市场监管中尚未有效管控。欧盟对 SVOC 有明确规定,部分国际环保认证也有限量要求。目前国内水性涂料产品 SVOC 含量普遍高于 VOC 含量,危害不容忽视。因此,建议修订相关标准时,增加 SVOC 含量限量值,强制管控并设置推荐值。

  (二)完善有害物质管控:紧跟国际步伐

  国内外不断更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管控清单,如我国发布的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欧盟的 REACH 法规等。现有水性涂料认证标准虽对有害物质有限制,但仍有遗漏。建议在标准中全面限制各类有害物质,依据危害等级,在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中分别规定。

  (三)明确限量值与测试方法:降低认证风险

  部分标准虽列出生产中不得添加的有害物质,但未明确限量值和测试方法,认证时缺乏有效验证手段。建议参考已有标准修订经验,对高关注度有害物质给出限量值和测试方法,尚无测试方法的,加快研究制定。

  综上所述,2025年水性涂料行业在政策推动下,认证体系不断完善。多种认证制度和标准并行,各有特点和要求。水性涂料企业应充分了解这些差异,结合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合理选择认证类型。同时,相关标准的修订也至关重要,通过关注 SVOC 含量、完善有害物质管控、明确限量值与测试方法等措施,提升水性涂料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推动水性涂料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水性涂料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