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以希音湾区西部产业园为例看35亿元投资背后的产业变革
当前全球供应链正经历结构性重塑,据行业预测显示,到2025年智能仓储设施需求将增长47%,清洁能源应用率提升至68%。在这一趋势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的智慧园区建设正加速落地,其中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项目以其35亿元总投资规模和每年1万吨碳减排目标成为行业标杆案例,折射出供应链基建向绿色化、智能化跃迁的核心路径。
在肇庆大旺片区,总面积超百万平方米的智慧产业园集群正加速成型。作为核心项目的西部园区已完成主体建筑封顶,进入内墙板安装与管线铺设关键阶段。项目通过全流程环保设计实现多维度突破:屋顶光伏系统规划24兆瓦装机容量,搭配新能源充换电设施;施工中采用环保建材并严控扬尘污染,预计达产后每年减少碳排放量超1万吨。这种将供应链节点升级为绿色枢纽的模式,正重塑物流仓储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标准。
希音在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的智慧供应链网络已形成规模效应。肇庆单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出口额四年增长超360%,年均增速近70%,其背后是仓储物流、智能制造与跨境服务的深度协同。毗邻产业园的大旺跨境电商国际货站实现24小时通关,配合即将投入使用的智能分拣中心,将显著缩短粤港澳大湾区至全球市场的交付周期。这种"园区+口岸"的空间布局,预计带动超10万人就业,并为区域外贸贡献年均35亿元的服务贸易出口额。
供应链的进化不仅体现在物理设施层面,更通过技术迭代重构生产链条。希音联合高校与材料企业攻关再生涤纶工艺,在保障品质前提下将回收材料应用范围扩大30%,相关技术将于2024年中旬投入规模化生产。同时其数字化柔性供应链系统与绿色化学技术的融合,正在构建"需求研发制造"闭环,这种技术创新模式预计可使订单响应速度提升40%以上。广州增城百亿级全球交付中心的启动,则将这些创新成果整合到更庞大的物流网络中。
结语:智慧供应链基建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从肇庆西部产业园到大湾区供应链矩阵的建设实践表明,绿色智能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正在重塑现代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当35亿元投资转化为年减碳万吨的环境效益、百万平方米园区承载千亿级贸易规模时,这种兼具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的供应链升级路径,不仅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新动能,更预示着未来五年全球供应链体系将加速向绿色智能方向演进。随着2026年项目全面投产,其创造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产业协同模式,将持续推动区域经济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