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零售 资讯详情
中美贸易关系:互利共赢与挑战并存
 贸易 2025-04-10 06:30:0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自1979年建交以来,中美两国经贸合作规模持续扩大,在货物、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领域形成深度交融。然而近年来,美国频繁采取单边关税限制措施,严重干扰了全球供应链稳定和双边经济互信。本文系统梳理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核心矛盾,并阐明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立场。

  一、互利共赢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核心逻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贸易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中美两国在发展阶段与资源禀赋上具有显著互补性,46年间双边贸易额从不足25亿美元激增至2024年的近6883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600亿美元。中国始终秉持开放态度推动市场准入,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为美国企业创造广阔空间。例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累计吸引全球参展商超百万家,意向成交金额突破5000亿美元,充分展现中国市场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

  二、单边关税措施加剧贸易摩擦升级

  美国自2018年以来先后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多轮高额关税,近期更将税率提升至34%和50%,并威胁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这些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的保护主义行为,不仅未能解决美方经济结构性矛盾,反而导致其通胀压力攀升、制造业成本激增。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本国进口成本平均增加2.6个百分点,2023年服务贸易逆差扩大至265.7亿美元。

  三、货物贸易顺差源于国际分工客观规律

  中美货物贸易差额本质上是两国比较优势和全球产业链布局的结果。中国持续通过降低关税壁垒主动扩大进口,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已将平均关税从15.3%降至9.8%,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综合考虑服务贸易、跨国公司本地销售额等因素,双方经贸利益基本平衡。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华逆差在其总体贸易逆差中的占比已由2017年的46%下降至当前的32%,反映出其全球供应链调整趋势。

  四、多边规则框架下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始终恪守世贸组织成员国义务。截至2024年,已完成全部加入承诺关税削减任务,并连续多年超额提交补贴政策通报。例如2023年向世贸组织报告中央及地方共454项补贴政策,实现省级全覆盖。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制度壁垒,中国正为全球投资者营造更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五、对话合作是破解僵局的根本路径

  面对当前挑战,中方主张回归平等协商轨道:一方面敦促美方立即终止极限施压手段,恢复关税减免;另一方面建议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在农业、能源等双方关切领域探索增量合作空间。历史经验表明,当两国秉持相互尊重原则处理分歧时(如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执行期间),双边经贸关系可实现良性循环。

  总结

  中美经贸关系既关乎两国繁荣,也牵动全球经济稳定。中国坚持用发展眼光看待合作机遇,在坚决维护自身主权和发展权益的同时,始终以建设性姿态推动构建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唯有双方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恪守国际通行准则,才能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目标。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贸易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