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畜牧业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宠物产业战略布局加速 铁路创新服务覆盖京沪高铁十趟列车
 宠物 2025-04-08 16:12:48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我国宠物经济规模突破4600亿元,铁路部门以"交通+生活场景"融合为切入点,在智慧物流网络建设中率先布局宠物运输细分领域。自4月8日起启动的高铁宠物托运试点,标志着国内宠物产业与轨道交通服务的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人宠同程"服务模式落地:京沪高铁率先启动十趟列车试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宠物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北京南、济南西等5座核心枢纽站间,选定G119/118等10趟优质车次开展宠物托运业务。旅客可通过官方平台提前2天预约,携带符合健康标准的猫犬类宠物(单只≤15公斤、肩高≤40厘米)实现"购票即托运"的一体化服务。该模式不仅满足家庭出行需求,更通过运输流程创新为宠物经济注入新动能。

  二、智能装备保障:全链路监测系统守护宠物运输安全

  试点采用自主研发的高铁专用宠物运输箱,内置空气循环与环境监测装置,实时调控含氧量、温湿度及舱内洁净度。每个运输单元配备独立快运柜,通过物理隔离实现"人宠空间分离"。工作人员每2小时进行状态巡检,全程不对宠物直接接触,并在运输前后执行严格的清洁消毒流程,确保生物安全与动物福利双达标。

  三、服务标准升级: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用户体验

  从线上预约到线下办理,铁路部门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旅客需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在出发前完成托运交接。抵达后通过短信提醒及时领取宠物,全程实行运输里程梯次计价并给予7折优惠,同步赠送2000元基础保险。这种"可视、可控、可追溯"的闭环管理,为行业树立了规范化服务标杆。

  四、市场响应与未来展望:构建多场景宠物交通网络

  此次试点覆盖京沪高铁日均1.5万人次出行区间,预计年均可满足数千只家庭宠物运输需求。铁路部门表示将根据试点数据优化服务流程,并计划在2025年前扩展至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城市群。通过持续完善"轨道+宠物"服务体系,推动我国交通网络与生活消费升级的深度融合。

  此次高铁宠物托运服务的创新实践,既回应了3亿养宠人群对安全便捷出行的需求,也为轨道交通行业开辟差异化竞争赛道注入活力。随着2025年宠物产业布局深化,铁路部门将持续探索冷链运输、跨境寄养等延伸场景,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中展现更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潜力。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宠物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