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药品流通是医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高效运作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进一步推动药品流通市场发展,未来药品流通前景十分广阔。以下是2025年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25-2030年中国药品流通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显示从各省市来看,市场呈现“强者恒强”局面。2024年我国药品流通市场规模已达到3.5万亿元,同比增长10%,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力。2023年药品流通销售额超过千亿的省份有13个,分别是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山东、河南、四川、安徽、湖北、湖南、云南、重庆。其中广东销售额突破3000亿元,远超第二名的北京,也是唯一一个超过3000亿元的省份,市场份额超10%。
大中型配送商由于规模效应明显,成本优势突出,从而获得更多带量采购品种的配送。带量采购后,大中型批发企业正加速兼并淘汰小型企业,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2022年我国医药批发市场前百强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达75.2%,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4家全国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为45.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2023年,药店十强企业收入合计为1760亿元,市占率为34.1%;二十强企业收入合计为2245亿元,市占率为43.5%;五十强企业收入合计为2475亿元,市占率为48.0%;百强企业收入合计为3070亿元,市占率为59.5%。
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提到药品流通企业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供应链效率,如大参林开展智慧供应链项目,健之佳开发小程序、微商城等线上渠道。2023年,健之佳线上渠道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3.83%,较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药品零售企业增强药学服务能力,发展慢病管理、诊疗康复等业务。例如,国药控股新增专业药房153家,收入同比增长超20%。
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显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带来的健康问题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攀升,药品需求也随之增加。这直接推动了药品流通行业的需求增长。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群体对慢性病治疗药品、长期药品需求增加。疾病谱变化慢性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增长推动了相应药品的需求。
各国政府越来越注重药品流通的管理,政策的不断完善和监管的加强将对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中国和其他国家逐步实施药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例如:药品价格改革如中国实施的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使药品价格得到有效控制,推动了药品流通渠道的透明化与规范化。药品追溯系统为确保药品流通的安全性,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实施药品追溯系统,确保药品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药品销售渠道(如电子药品平台、互联网药店等)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为药品流通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互联网+药品流通的主要趋势包括:在线药品销售更多消费者选择在线购买药品,尤其是常见的非处方药、保健品等。互联网医院与远程医疗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患者可以进行在线咨询、处方药配送等,使得药品流通更加便利。
总体看来,药品流通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未来几年可能会迎来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