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药品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药品流通市场现状分析:药品流通华东地区市场份额为36.2%
 药品流通 2025-04-08 13:17:16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药品流通是确保药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安全、迅速、高效流动的过程,是药品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流通市场需求主要在医院和零售药店等为主。以下是2025年药品流通市场现状分析。

药品流通市场现状分析

  药品流通市场概况

  《2025-2030年中国药品流通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2024年我国药品流通市场规模达到了3.5万亿元,同比增长1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者的增加,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同时,到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的药品销售规模超过了774亿元,为近三年同期新高。其中,中成药占比跌至47.60%,西药占比升至52.40%。药品流通行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两大渠道。批发企业作为连接上游药品生产和研发企业与下游医疗机构、药店的桥梁,负责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和销售。

  药品流通需求主要来自于医院药房、零售药店和私人诊所‌。其中医院门诊药房作为特殊的、具有垄断地位的零售环节,占据了80%以上的药品零售市场份额,因此医院药房的需求在药品流通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我国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医疗机构数量不断增长,这为药品流通带来了较大需求。药品流通市场现状分析有关数据显示,到2023年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7.1万个,其中医院3.9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1.6万个。

  药品流通市场现状分析显示2023年,全国六大区域的药品销售额在全国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各有差异。华东地区以36.2%的份额位居榜首,但同比下滑了0.2个百分点;中南地区紧随其后,占比27.0%,同样遭遇了0.2个百分点的同比降幅。华北地区则呈现出上升趋势,以15.2%的份额位列第三,且同比上升了0.3个百分点。西南地区保持稳定,占比13.4%,与上年持平。而东北和西北地区分别以4.2%和4.0%的份额贡献力量,其中西北地区同比微增0.1个百分点。

  药品流通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尤其是中国、欧美等国家,老年群体的增多导致了对医疗健康需求的增加。老年人群体常常面临慢性病、退行性疾病等问题,对药品的需求增加,尤其是长期用药和特定疾病的药品需求。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的发病率上升,需要长期服药管理,这为药品流通市场提供了持续的需求。

  如COVID-19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会导致某些药品(如抗病毒药、疫苗、消毒产品等)需求急剧上升。疫情期间药品流通市场面临特殊需求的增加,尤其是在疫情高峰期,急需相关药品、医疗物资的供应。季节性疾病(如流感、过敏性疾病等)也会导致药品需求的季节性波动,特别是疫苗、抗病毒药物等需求的增加。

  各国政府对药品的价格进行控制或实行医保支付制度,这会影响药品的流通需求。在一些国家,药品的医保报销政策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会促进药品的流通。随着医疗保障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医保支付水平的提升,更多的药品能够通过医保进入市场,增加了对药品的需求。

  总体看来,药品流通市场的需求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口结构变化、疾病谱变化、政策改革、技术进步、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国际化和供应链效率提升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的增加,药品流通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并趋向多样化和个性化。

热门推荐

药品流通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