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电子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税收新政精准赋能产业升级
 人工智能 2025-04-07 10:51:1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推出涵盖科技创新、新兴未来产业培育等领域的30条支持政策。作为全国首个将"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目标写入税收文件的省级方案,该政策体系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精准落地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新政聚焦科技创新关键环节,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实上建立动态跟踪机制,重点服务科技领军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科创主体。通过梳理建册管理机制,确保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税务部门联合科技部门规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流程,统一研发项目异议鉴定标准,加速人工智能算法开发、智能机器人制造等领域重大项目的落地效率。

  二、培育人工智能产业人才 定制化服务赋能青年创新

  针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建设,新政推出产业科创人才"点单式"服务体系。在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区域试点建立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为青年科研团队提供专属税务顾问服务。通过搭建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为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及其科研团队定制税收解决方案,助力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聚计划。

  三、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 数字经济征管创新突破

  针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新政明确建立适应数字经济特征的税收制度体系。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丰富的制造业领域,税务部门将提供项目落地全流程辅导服务,优化涉税数据归集机制。特别对跨境研发合作项目,运用预约定价安排等工具解决国际税收争议,助力企业构建全球创新网络。

  四、强化人工智能产业协同 发展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新政聚焦石化、钢铁等产业智能化改造需求,落实专用设备投资抵免政策。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机制,推动智能回收系统建设。特别简化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跨区域迁移程序,实现资质互认和税额衔接,促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产业链协同。

  五、优化跨境税收服务 助推大湾区人工智能协同发展

  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2025年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新政深化"湾区通办"等创新举措。将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推广跨境电商海外仓离境退税模式。通过建立重点企业直联制度,为参与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的粤企提供跨境税务支持。

  结语:广东此次税收政策体系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以2025年产业规模目标为导向、以智能科技为核心驱动力、以全链条服务覆盖创新生态。通过构建"研发激励人才培育成果转化产业协同"的闭环机制,预计可带动人工智能领域年度新增减税降费超百亿元,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该政策不仅回应了制造业当家的发展需求,更以税收治理数字化转型为抓手,为全国探索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创新样本。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