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注:此处为主标题,未使用"标题"字样)
综合分析显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2025年前两月延续了去年底的回暖态势。尽管面临全球市场需求波动和结构性调整压力,行业仍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关键指标呈现稳中有升特征。生产端增速显著高于工业平均水平,部分细分领域出口表现亮眼,但效益改善与投资信心提升仍需进一步观察。
1—2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5.9%)和高技术制造业(9.1%)高出4.7个和1.5个百分点。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计算机设备、集成电路等核心产品的产能释放。
1—2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9%,较上年同期提升3.7个百分点。分品类看:笔记本电脑出口量达2223万台,同比大幅增长16.5%;集成电路出口473亿个,增幅高达20.1%。但手机类商品表现疲软,其中出口总量同比下降11.7%,国内市场产量也同步下滑6.1%。
行业营业收入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前两月实现营收2.32万亿元,同比增长9.2%。但营业成本增速(9.6%)略高于收入增速,导致利润总额同比减少9.4%,仅为387亿元,利润率降至1.67%。这反映出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加剧对盈利空间的双重挤压。
1—2月,该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9.6%,较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尽管仍高于同期工业投资增速(11.5%)1.9个百分点的差距,但与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持平,显示出企业对中长期发展的谨慎预期。
总结而言,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数字经济核心支撑,在开年阶段展现出较强的生产动能和出口竞争力。计算机、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环节的增长表明技术升级持续推进,但手机类产品的产销双降提示消费电子市场仍存不确定性。行业需在保持产能优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附加值以缓解利润压力。随着全球供应链调整和技术创新加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仍具备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