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中秋国庆假期接近尾声,白酒市场并未迎来传统旺季的预期升温。数据显示,今年双节期间白酒整体批价同比下跌约20%,头部品牌虽在节前批价小幅回升,但礼盒销量疲软,而大众价位产品表现相对稳定。行业人士指出,消费场景与需求结构的变化正在重塑白酒市场的周期规律,预计将在四季度迎来关键转折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白酒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尽管头部酒企在节前实现批价环比小幅回升,茅台批价上涨30-50元/瓶,五粮液批价提升10-20元/瓶,但整体动销仍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华东地区经销商反馈显示,往年中秋前两周礼盒装即告缺货的盛况不再,今年至假期前三天才勉强消化库存,消费者更倾向选择100-300元价位段的简装酒自饮。资本市场同步反映行业压力,9月白酒指数下跌3.93%,五粮液、贵州茅台等龙头股单月跌幅均超2%。
中秋国庆在白酒消费中的"旺季权重"正被春节取代。消费者将更多预算投入旅游出行,亲友聚会频次减少导致商务宴请需求萎缩。数据显示,部分家庭选择用双节假期进行跨省旅行,单次支出超2万元,显著挤压了酒类采购空间。行业分析指出,这种结构性变化叠加经济周期性调整,使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传统节日的礼品属性正被体验式消费稀释。
当前白酒企业报表加速出清,动销降幅已连续两个月收窄。行业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将出现关键转折:需求回暖与库存去化形成共振,动销数据与财务表现的差异将逐步弥合。值得注意的是,茅台老酒价格持续承压,1988年铁盖茅台较历史高点下跌45%至4250元/瓶,2016年产飞天茅台批价也跌至2400元/瓶(降幅达40%)。市场分析认为,当渠道现金流改善与老酒价格企稳时,行业筑底回升进程将全面启动。
来看,白酒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阵痛期。头部企业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强化核心消费体验持续巩固优势,而大众价位产品的稳健表现则为市场提供重要支撑。随着经济周期回暖与消费场景修复,预计2026年白酒行业有望完成需求侧的深度重构,在"U型"复苏通道中实现量价双回升。这一转型过程既考验企业的战略定力,也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布局窗口期。
中信证券研报称,2025年秋季糖酒会表现符合预期,行业正在积极拥抱消费者端,拓展市场需求。展望未来,中信证券判断行业基本面底有望出现在2025年三季度,预计今年三季度是行业动销、价格、市场信心压力最大的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是白酒上市公司报表业绩压力最大的阶段,再考虑到后续逐步复苏趋势明确,看好白酒行业底部配置机会。啤酒下半年基数较低,节前备货节奏保持稳定,但考虑到竞争烈度有所加剧以及限酒令影响,预计三季度报表端有一定压力。
2025年A股呈现结构性牛市特征,以AI、算力、半导体为代表的“小登股”领涨,而林园长期重仓的白酒、医药等“老登股”表现疲软,拖累整体业绩。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知名私募、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旗下18只有业绩披露的产品今年均跑输沪深300指数。即便收益表现较好的“林园投资218号”,近一年15.36%的收益,仍低于沪深300同期18.77%的涨幅。而例如“林园投资21号”等产品,年内更是出现了小幅亏损。白酒是林园长期看好并重仓的行业之一。然而,这两年白酒却走入低谷。从资本市场来看,即便是茅台、五粮液等头部酒企的股价也避免不了波动。林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的确,白酒在中国文化中承载着 “礼仪、待客、传承”的重要意义,在不少重要场合,都被当作情感载体和纽带。当情感被传递和接收时,双方都会获得情绪满足。“快乐需求”赋予了白酒行业“值得投” 的底气。(每经)
中信建投指出,根据酒业家的信息,双节期间,白酒动销整体下滑20%-30%,具体来看地域分化显著:河南、山东、江苏等传统白酒消费大省表现相对稳健,动销下滑程度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广东、安徽等地动销下滑幅度普遍超20%。品牌方面,头部名酒表现相对较好,多地区茅台1935、汾酒系列、红花郎、水晶剑出货量稳定,高端商务定位的产品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展望未来,国内经济有望逐渐企稳回升,以白酒为代表的顺周期产业有望重新步入高增长通道。建议珍惜当前低位布局机会。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