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保险 内容详情
人身险预定利率调整趋势引发行业关注
 人身险 2025-04-22 14:08:39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人身保险行业关于预定利率的调整成为焦点。随着市场利率的持续走低,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研究值也呈现下行趋势,这将对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市场策略产生深远影响。

  一、预定利率研究值持续下调,行业面临调整压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身险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召开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一季度例会,确定了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这一数值较三个月前的2.34%下降了21个基点,显示出市场利率下行对保险行业的直接影响。根据相关规定,当在售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个季度比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保险公司需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两个月内完成新老产品切换。

  二、未来预定利率或进一步下探,行业转型加速

  分析显示,2025年一季度的预定利率研究值预计为2.16%,与当前的2.13%接近。展望未来,平均每月下降压力约为4个基点,2025年二季度的研究值可能接近2.0%的整数关口。如果年内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继续低于当前水平,不排除研究值将跌破2.0%。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9月可能迎来产品预定利率的调整期,传统险预定利率或直接降至2.0%。

  三、传统险竞争力减弱,浮动收益型产品迎来发展机遇

  随着预定利率的进一步下调,传统保险产品的竞争力将受到削弱,这促使保险公司加快向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型。中长期来看,传统险预定利率将降至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将更具发展空间。未来,随着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的提升,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压力将得到缓解,投资风险也将有效分散,从而有助于提高权益配置比例,加大入市力度。

  四、降低负债成本成行业首要课题,预定利率调整利大于弊

  在持续低利率环境下,有效降低综合负债成本成为寿险公司的首要任务。预定利率的调整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的市场波动,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缓解潜在利差损风险,提升行业整体健康度。保险机构表示,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预定利率研究值走势,及时跟进市场利率变化,结合行业发展和自身经营情况,研究调整产品定价,不断提升负债质量。

  人身保险行业正面临预定利率持续下调的挑战,这将对产品设计和市场策略产生深远影响。传统险的竞争力减弱,浮动收益型产品迎来发展机遇。在低利率环境下,降低负债成本成为行业首要课题,预定利率的调整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波动,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健康度。保险公司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延伸阅读

人身险预定利率调降 多家保险公司产品上新(20240911/05:25)

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多家保险公司已上新预定利率2.5%的普通型保险产品,包括年金险、终身寿险、重疾险等。多位保险经纪人向记者表示,与预定利率3.0%的产品相比,新上市的保险产品保费有所上涨。业内人士表示,在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持续承压,降低负债成本是资产负债匹配的内在要求。预定利率下调有助于降低人身险公司负债成本、化解利差损风险,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中证报)

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继续“瘦身” 净退出数达484家(20240703/07:54)

今年上半年,险企分支机构继续呈净退出态势。记者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梳理,今年上半年,我国人身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36家,退出市场520家,净退出484家。同时,我国财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1569家,退出市场328家,净增加1241家,不过,剔除特殊因素后,财险公司净退出21家。业内人士认为,从趋势上看,险企分支机构数量还可能进一步减少,但此前的“大进大出”现象正在逐步改变,整体上分支机构的数量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证券日报)

光大证券:人身险业务持续增长,预定利率下调将利好短期销售 (20240617/07:51)

光大证券研报表示,从负债端来看,虽然高基数下二季度新单增长存在一定压力,但在居民储蓄意愿持续高企、银行网点与险企“1+3”合作数量限制取消以及部分险企下调增额终身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背景下,压力有望得到缓释,上半年NBV在高基数下仍有望实现正增长。从资产端来看,若长端利率企稳以及权益市场进一步回暖,险企投资收益有望得到改善,进而推动板块估值上修。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人身险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