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专题发布会,聚焦科技金融政策进展。会议指出,资本市场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风险共担方面发挥着关键枢纽作用,通过优化上市机制、支持产业整合等措施,为科技企业成长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上市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监管部门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与北交所的功能定位。科创板聚焦“硬科技”领域,强化对芯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创业板通过“三创四新”标准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为核心,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同时,新股发行机制将实施动态调节,根据市场环境灵活把控节奏与规模,确保投融资平衡发展。
政策强调通过市场化手段筛选硬科技领军者,对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企业建立快速通道。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加大未盈利科技企业支持力度,并稳妥推进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落地,重点覆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此举旨在降低创新型企业融资门槛,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落实并购重组支持政策(“并购六条”),鼓励科技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展产业链布局。政策明确提高金融资产对科技企业估值包容度,推动更多半导体设备集群化发展等典型案例落地。同时优化审核流程,为科技龙头企业的横向整合与垂直深耕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支持S基金交易试点和基金份额转让机制创新,加速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流动性提升。政策鼓励机构投资者依法开展产业并购型收购,并完善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考核体系,推动形成“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交易所债券市场将持续优化结构,科创债、绿色债发行规模稳步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将获得专项支持,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广度与深度,助力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
本次政策组合拳聚焦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强化,通过制度创新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堵点。从上市通道优化到长期资本培育,从并购重组引导到债券工具升级,系统性措施将有效降低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成本,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随着多层次市场体系效能释放与跨境资本流动便利化推进,我国科技型企业有望在全球创新竞争中占据更主动地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今年一季度,42家数据可比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净收入合计为66.72亿元,同比增5.39%,略见回暖,营收占比5.3%。收入排名前十券商包括中信、国泰海通、华泰、中金、中信建投、东方、申万宏源、东吴、天风、招商证券。这十家券商投行业务净收入合计达42.29亿元,占42家券商投行业务总净收入占重为63.38%。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