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存储市场经历了价格波动与库存调整的双重考验,如今正逐步走出低谷。随着上游厂商减产控库、终端需求企稳以及AI技术带来的新增长点,存储行业的供需关系正在修复,新一轮复苏周期初现端倪。
当前存储行业的复苏进程呈现“双轨并行”特征:短期看,供需关系修复支撑价格企稳;中长期则需依赖消费电子需求回暖与AI技术渗透率提升。下半年随着Windows系统迭代、终端库存出清及AI应用规模化落地,存储市场有望迎来加速回暖,而能否抓住这一窗口期将决定行业竞争格局的重塑方向。
过去一年间,存储市场经历了剧烈震荡:2024年上半年价格快速上涨引发担忧,下半年终端消费疲软导致价格回落。如今,上游厂商通过主动减产调整产能,叠加渠道库存降至合理水平(约810周),市场供需结构显著改善。
近期,某国际存储巨头宣布自4月1日起对NAND闪存提价超10%。这一举措既是厂商修复毛利率的必然选择,也折射出行业复苏的复杂性:一方面,关税成本上升和AI服务器需求激增推动上游涨价;另一方面,下游模组厂与终端客户需消化成本压力,平衡产品竞争力。
分析人士强调,此次涨价并非终端消费回暖的直接信号,而是厂商基于库存优化后的主动策略调整。未来,随着减产效应逐步释放及AI应用落地加速,存储市场供需缺口或将进一步扩大,推动价格持续回升。
尽管AI服务器需求持续爆发,但存储行业的全面回暖仍依赖消费电子市场的恢复。目前,手机和PC仍是存储芯片的核心应用领域(占整体需求超60%),而两者的换机周期尚未因AI功能显著缩短。
行业观察者指出,Windows 10系统将于2025年下半年停止更新,将驱动用户转向搭载AI功能的Windows 11系统,从而带动AI PC的规模化更换。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厂商也在加速推出集成大模型算力的新机型。预计下半年手机与PC市场库存水位降至健康区间后,终端需求将迎来实质性增长,成为存储行业复苏的关键推动力。
DeepSeek等AI应用的快速普及正颠覆传统存储格局。一方面,AI服务器对HBM(高带宽内存)、DDR5及SSD的需求激增;另一方面,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的平均DRAM容量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7.9GB(同比增长6.8%),推动存储技术向低延时、高速传输和低成本方向迭代。
“AI不仅创造了海量数据存储需求,更倒逼存储产品在能效与性能上突破瓶颈。”一名行业专家表示,尽管终端市场复苏节奏仍存不确定性,但AI驱动的算力革命已为存储产业开辟了长期增长空间。
总结
根据闪徳资讯,随着NAND Flash厂商积极减产以维持供需秩序,NAND Flash下游有望于2025年第二季度进入补库存周期,NAND Flash合同价也有望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上涨,涨价趋势至少可持续至2025年底,NAND Flash下半年有望转为供不应求。此外,自2024年第四季起,中国政府持续推出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有效地刺激智能手机销量,加速NAND Flash库存去化速度。智能手机品牌厂有机会在2025年第二季扩大低价库存,带动需求动能。(新华财经)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