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基于公开数据的区域金融市场联动趋势研究)
香港与卡塔尔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助推亚太中东金融网络建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金融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在国际资本加速重组背景下,香港作为全球主要离岸人民币枢纽的辐射能力持续增强。5月13日,随行政长官访问团出访的恒生指数公司与卡塔尔金融中心签署合作意向书,标志着两地金融市场进入深度对接阶段。这一进展不仅体现了中东地区对亚太资本市场的战略重视,也为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角色提供了新的实践样本。
在5月13日的访问行程中,两地金融机构达成关键性合作框架。根据协议内容,恒生指数公司将与卡塔尔金融中心共同开发跨境金融产品及市场指数,重点布局能源、基建和绿色投资领域。此举将打通中东地区庞大的主权财富基金资源与香港成熟的衍生品市场体系,预计未来三年内可吸引超百亿美元的双向资本流动。
合作框架明确指出,双方将在以下三个维度深化协同:
1. 指数产品创新:联合编制覆盖两地核心产业的跨境主题指数,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多元化配置工具;
2. 监管标准对接:建立金融数据共享与合规审查机制,降低跨境交易成本约15%20%;
3. 人才储备建设:通过互认资格认证体系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预计到2025年将新增300个专业岗位需求。
这一系列措施直接回应了中东地区对人民币资产配置的需求增长,也为香港巩固全球离岸业务中心地位注入新动能。
从区域发展视角看,此次协议的签署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资本流动维度:卡塔尔主权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超5000亿美元,其与香港市场的深度对接将显著提升亚太金融市场对中东资金的吸附能力;
产业协同效应:依托香港在绿色金融认证和ESG评级领域的优势,可为卡塔尔能源转型提供定制化融资解决方案;
地缘平衡策略:通过强化与中东地区的金融纽带,香港可在中美竞争加剧背景下拓展更多元化的合作空间。
据国际清算银行测算,到2025年亚太地区跨境债券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8万亿美元,其中来自中东资本的占比预计从当前3%提升至7%9%。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恰逢其时,既符合香港特区政府"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战略定位,也顺应了全球资金寻求高收益资产配置的新趋势。
总结:构建新型金融伙伴关系的关键路径
通过协议框架下的机制创新,香港与卡塔尔正在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区域金融合作模式。这种以指数开发为切入点、以资本互通为核心目标的合作实践,不仅有助于优化两地金融市场结构,更将带动整个亚太中东经济走廊的资本效率提升。随着后续配套措施落地,预计到2025年该合作体系可形成每年超千亿美元的交易规模,并在绿色金融标准制定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在5月17日举办的第十三届SIIFC国际研讨会上,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马文杰表示,要建立以人民币为载体,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实体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指数,相关指标既要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同时还要体现定位,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上证报)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