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基于2023年最新行业数据与政策动态)
中国智能驾驶市场在技术突破与资本涌入下持续增长。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达34%,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美元。然而伴随技术商业化加速,安全争议与监管空白问题日益凸显。近期工信部召开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产业规范化将成为下一阶段发展核心。
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专项推进会,直指当前行业乱象。会议强调车企需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进行充分测试验证,明确功能边界及应急响应机制,并首次提出"不得使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误导性宣传词汇"的硬性要求。19家主流车企与华为参与此次会议,标志着政策监管已覆盖产业链核心环节。
会议明确禁止未经审批的公开道路众测行为(如"千人团""万人团"),要求所有功能必须完成实验室验证并公示技术参数。这一规定直接针对部分车企通过用户实车测试收集数据的行业潜规则。同时,监管部门对"代客泊车""一键召唤"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功能下达禁令,强制企业将风险管控前置。
针对智能驾驶系统持续迭代特性,新规要求车企实施OTA版本分级验证制度,高频次更新需接受重点审查。会议还探讨了技术手段限制驾驶员脱离行为的可能性,例如通过生物识别监控确保注意力集中。这些措施将显著提升系统容错率,降低因用户误用引发事故的概率。
此次监管升级对智能驾驶行业形成双重影响:短期看,宣传口径统一与测试成本上升可能抑制部分企业的市场推广节奏;长期则有助于建立安全可信的产业生态。资本市场应重点关注具备完整验证体系、注重功能边界管理的技术供应商,以及在数据闭环与风险控制领域布局领先的整车企业。
总结而言,政策端通过明确责任主体、规范技术表述和强化过程监管,正在重塑智能驾驶行业的竞争规则。未来三年内,合规能力将成为车企获取市场信任的核心竞争力。随着2025年L3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窗口临近,符合新规要求的企业将在技术创新与用户安全之间找到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启明信息、索菱股份涨停,光庭信息、星宸科技、宜通世纪、天迈科技等涨幅靠前。
智能驾驶概念震荡走高,华锋股份涨停,此前康盛股份2连板,星网宇达、金龙汽车、雷尔伟、宇通重工涨超5%。
智能驾驶、网约车概念股早盘调整,金溢科技、启明信息、富临运业、天迈科技、永安行、海汽集团、飞力达等跌超5%。
早盘智能驾驶概念高开,天迈科技、大众交通、锦江在线竞价涨停,星网宇达高开9%,华铭智能、中海达、兴民智通等纷纷高开。
2024年年初,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表示,特斯拉方面将积极推进FSD在华落地。今年4月底,马斯克访华则进一步激发外界猜测。同时,特斯拉通过数据安全检测的通报发布,国产Model 3/Y均符合汽车数据安全合规要求。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认为:“特斯拉FSD在解决数据安全问题后,入华已是万事俱备。”(每经)
东莞证券表示,政策面有序落实,试点工作推进智能驾驶有望加速落地应用;近期华为、小米、小鹏、蔚来等车企NOA(驾驶辅助系统)持续迭代升级,特斯拉FSD有望入华,市场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持续关注。东莞证券认为,智能驾驶板块将持续向好,有望带动汽车产业链增长。A股市场上相关概念股众多,机构关注度较高的个股多为优质股。据统计,比亚迪、中际旭创、拓普集团等个股均有30家以上机构评级,保隆科技、德赛西威、伯特利等均有20家以上机构评级。从资金流向上来看,评级机构数在5家及以上的个股中,有22只个股6月以来获得机构资金净买入超过5000万元。其中,新能源车龙头比亚迪机构资金净流入超过35.79亿元居首,中际旭创、赛力斯、万集科技吸金均超过10亿元。(数据宝)
中威电子20CM涨停,万集科技、金溢科技涨超10%,千方科技、得润电子、斯菱股份、天迈科技等涨超5%。
东吴证券研报表示,2024第一季度智驾车型出货量与上游以激光雷达、高频高速连接器等为代表的硬件均迎来高速增长拐点。建议关注:高阶智驾上车带动单车高频高速连接器用量提升,单车价值量跃升至2000元左右,建议关注国内汽车高频高速连接器领军企业电连技术、维峰电子;当前国内高阶智驾实现仍主要依赖于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方案,高阶智驾车型放量将带动激光雷达、车载摄像头出货量高速增长,建议关注上游光学元件及整机组装厂商永新光学、蓝特光学、舜宇光学、高伟电子等。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