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水泥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的关键阶段。在2024年上半年全行业亏损的背景下,企业主动推进错峰生产、产能优化等措施,叠加政策端对供给端的约束强化,行业盈利修复预期逐步增强。数据显示,水泥板块PB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显著,而需求端拐点或于2025年显现,为投资者提供了阶段性布局机会。
水泥行业的供给优化进程被喻为"龟速前进"的"龟",其通过常态化错峰生产与产能压缩持续发力,但需求端却如同加速下滑的"兔",导致供给侧的努力长期被掩盖。这一动态平衡将在2025年出现重要拐点:若需求增速仅保持缓降趋势,供给端优化将直接转化为行业盈利中枢的提升。
具体来看,煤炭成本让利与库存低位运行(开年低库位高销价)为盈利改善奠定基础。当前水泥价格已呈现区域分化特征:华东、中南及西南地区均价上涨2040元/吨,而重庆受市场供需影响下调20元/吨。
20222023年政策性错峰虽延长停窑天数,但存在规划周期长、区域约束不足的局限性;2024年行业首次进入"常态化+差异化错峰"新阶段。旺季主动限产、跨区域联动执行等举措显著提升协同效率,尽管需求超预期下滑暂时掩盖成效,但政策深化趋势明确:
短期:2025年起将以省份为单位探索月度产量监管,强化错峰落实的精准性;
中期:碳配额制度与行业并购重组将加速产能出清。
从产业链负债表视角分析,地产与基建是20222024年拖累水泥需求的核心变量。当前仅剩建筑行业处于资产负债表修复的临界阶段,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物量下滑将触底企稳。
关键时间节点提示:
月度观察重点:2024年3月与6月是需求加速下行的关键月份,其基数效应或为2025年同比改善提供支撑;
区域差异:3月上旬数据显示,南方水泥企业出货率恢复至57成(受雨水影响调整后),北方地区则维持14成的低位启动状态。
当前水泥市场价格呈现分化态势:
涨价区域:华东(如江苏、浙江)、中南(湖北、湖南)及西南(云南、贵州)普遍上调2040元/吨;
降价区域:重庆因本地需求疲软下调20元/吨。
行业自律措施初见成效,企业通过错峰限产减少恶性竞争。全国重点地区水泥出货率已回升至43%(环比增长不足5个百分点),价格延续上涨趋势符合政策"反内卷"导向。
总结
综合来看,2025年将成为水泥行业供需格局逆转的关键年份:供给端通过错峰机制与监管深化持续优化产能结构;需求端在建筑产业链修复推动下有望企稳回升。叠加当前PB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具备较强安全边际。投资者可关注区域龙头企业的盈利弹性及政策催化机会,同时需警惕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风险因素。
(注:文中数据均基于行业公开信息整理)
华泰证券点评3月制造业PMI数据称,整体而言,3月制造业PMI在荣枯线以上进一步上行,但略低于季节性水平(2016—2024年、除2020年均值为51%),分项中呈现生产强,价格弱,行业“新旧”分化加剧——生产指数高位上行至52.5%,新订单指数亦从51.1%上行至51.8%,强于新出口订单的回升幅度,或显示外需的拉动效果有所放缓,购进价格及出厂价格均回落至荣枯线以下,或部分受到全球油价下行的拖累。行业中,计算机通信、专用设备、汽车制造、电气机械等行业PMI在55%以上的高景气度区间,而水泥、黑色金属冶炼景气度仍在偏低水平。往前看,考虑到美国可能在4月2日宣布对全球多个经济体加征“对等”关税,或对全球贸易活动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出口对制造业活动的拉动效果可能放缓,而地产市场能否企稳、促消费等逆周期政策力度等均对内需能否持续回升有重要影响。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