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全球航天产业正以年均7.3%的速度增长,中国作为重要参与者,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8万亿元。其中,无人机系统、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成为关键增长极,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加速行业变革。在此背景下,航天领域头部企业通过强强联合,正推动产业链向智能化、全球化方向快速演进。
3月14日,北京道达天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道达天际”)与航天时代飞鸿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航天飞鸿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聚焦低空经济、无人机装备、数据服务三大领域,整合航天器研发与人工智能算法优势,共同构建覆盖物流运输、应急救援、智慧城市等场景的产业生态体系。此次合作不仅响应国家“十五五”规划中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号召,更通过技术融合为全球市场提供高附加值解决方案。
道达天际依托自主研发的垂直大模型与时空图谱技术,结合航天飞鸿在无人机平台设计、群体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国际领先能力,形成“感知决策执行”全链条技术闭环。数据显示,航天飞鸿公司在无人飞行器气动布局、导航制导系统等方面已突破多项核心技术,其产品综合性能达国内顶尖水平;而道达天际凭借70%的研发人员占比和近100项专利储备,在三维重建与态势仿真领域构建起行业壁垒。双方技术协同将显著提升复杂场景下的任务规划效率与自主决策能力。
战略合作明确四大应用方向:在物流运输领域,通过无人机集群智能调度系统降低偏远地区配送成本;应急救援场景中,依托高精度三维建模技术实现灾害现场快速响应;文旅产业方面打造沉浸式低空飞行体验项目;智慧城市管理则整合无人设备与数据平台,提升公共安全监测效能。双方计划未来三年内联合开拓30个国内外示范项目,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价值共生网络。
通过此次合作,两家公司将共建开放式创新平台,吸引超过50家无人机需求方及技术伙伴参与生态建设。道达天际的天地网一体化感知体系与航天飞鸿的无人系统研发能力形成战略互补,预计到2025年可带动上下游企业产值增长超百亿。这种“技术研发+场景验证”的双轮驱动模式,将助力中国在新一轮全球航天产业竞争中占据先机。
结语
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我国航天领域央国企协作迈入新阶段。通过整合数据智能与高端装备制造优势,双方不仅加速了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化进程,更以技术创新为支点撬动万亿级市场空间。随着合作成果向国际市场的延伸,中国在无人系统、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将持续提升,为构建自主可控的航天产业生态注入强劲动能。
证监会官网显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启上市辅导,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
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券商为中金公司。
中信建投研报称,政策监管、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正合力推动中国商业航天进入高质量发展拐点。政策监管明确:国家航天局7月21日发布商业航天全寿命周期质量新规,明确“终身追责制”与高风险项目独立评估,倒逼企业从“野蛮生长”转向技术与管理双轮驱动,加速行业洗牌;技术攻坚提速:垣信卫星13.36亿元发射服务招标(一箭18星/10星)释放组网加速信号;生态协同扩容:国家航天局主导的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7月22日开放50家成员准入,以“技术共研-数据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补全产业链短板。截至7月,千帆星座共发射组网90颗星。预计今年下半年起,各型民营大液体火箭将迎来密集首飞,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或将开始提速。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上天入海”尽显工业高质量发展活力。1—5月份,我国航天、航空、航海等“三航”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0%。其中,在国产大飞机成功商业运营两周年、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启动以及商业航天企业不断取得新成果推动下,飞机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0.7%、28.6%,同时带动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68.1%。在海洋经济大力发展背景下,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利润增长85.0%,其中金属船舶制造利润增长111.8%,相关的船用配套设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利润分别增长63.2%、15.4%。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