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核心数据提示:三大头部企业12月销售均价降至14.76元/公斤(牧原股份)、14.96元/公斤(温氏股份)及14.64元/公斤(新希望),同比虽微增但环比均现下滑,反映行业阶段性供大于求态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生猪养殖行业在供需失衡中持续承压,但头部企业凭借成本优势与战略调整仍具韧性。价格波动受季节性和产能释放双重影响,预计年内将呈现“震荡下行+阶段性反弹”格局;而饲料原料价格波动、生产效率提升及产业链延伸将成为决定企业盈利的关键变量。行业竞争已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唯有通过技术革新和模式创新,方能在周期底部巩固市场地位。
2025年开年以来的生猪养殖行业面临显著挑战。数据显示,三大头部企业12月销售均价较去年12月普遍回落,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76元/公斤,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则分别降至14.96元/公斤与14.64元/公斤。尽管同比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受2024年成本支撑),但环比下跌趋势凸显市场供需矛盾。
行业分析师指出,生猪养殖产能持续恢复是价格下行的核心原因:2024年中大型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加,导致2025年供应端显著宽松;叠加春节后家庭消费进入淡季、屠宰量回升缓慢等因素,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逆转。例如,2月样本屠宰企业的日均屠宰量较节前下降幅度创近年新高,反映出需求端恢复不及预期。
尽管生猪养殖行业面临销售均价下行压力,但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仍保持一定利润空间。截至2025年1月,头部企业的完全成本已降至13.1元/公斤(牧原股份)、6.46.5元/斤(温氏股份)及13.5元/kg(新希望),部分接近行业平均成本线。
然而,近期玉米与豆粕价格反弹为成本控制带来新挑战。尽管分析师认为此轮上涨属于短期现象(如进口大豆到港后供应将缓解),但饲料成本仍可能对利润空间形成挤压。生猪养殖企业正通过技术升级(如提高料肉比)和管理优化(减少疾病风险)进一步压缩成本,牧原股份目标2025年阶段性实现12元/公斤的完全成本,温氏股份则计划全年将综合成本控制在6.5元/斤以内。
当前生猪养殖行业的核心矛盾已转向效率比拼。随着能繁母猪存栏量增长推动出栏量提升,2025年市场供应宽松将导致均价同比走低;但头部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如缩短育肥周期)、拓展产业链上下游业务(饲料加工、肉制品深加工)及强化品牌建设,仍有望维持可观利润。
行业观察者强调,未来生猪养殖企业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成本控制能力,更需建立灵活的市场响应机制:例如,根据价格波动调整出栏节奏,在猪价低谷期通过二次育肥截留部分产能以稳定收益;同时关注四季度消费旺季带来的周期性反弹机会。
总结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