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国启动了以钢铁、煤炭两个行业为重点的供给侧改革。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为: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
“276个工作日”政策是2016年煤炭产量下跌的关键因素。受“276个工作日”政策影响,一个煤矿的日产量被削减了16%至其初始产量的84%。年初至11月均原煤产量跌至2.72亿吨,较2012-2015年间的3.06亿吨水平低了大约11%。
2016年四季度煤炭需求缺口约为4000万吨,处于紧平衡状态。2017年,如果煤炭产量全年由276天放开至330天,那么煤炭供给或将再次大于需求,年度过剩或将超过1亿吨左右。
12月1日,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于秦皇岛举行。截至今年10月,煤炭去产能任务已超额完成,数据显示,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7.4亿吨,同比减少3.3亿吨,下降10.7%。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1-10月,全国煤炭产量27.4亿吨,同比下降10.7%;1-10月份累计进口煤炭2亿吨,同比增长18.5%;出口煤炭720万吨,增长58.5%;10月末,重点煤炭企业存煤1.05亿吨,同比下降20.7%,目前全国重点电厂存煤6930万吨,可用20天。
2017年“去产能”的政策重心将从“降产量”向实质“去产能”转换,煤炭产量将出现小幅增长,其中增量主要来自于对煤矿生产工作日的放松,预计同比可带来5%左右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