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的最新市场调研揭示了茶业行业的品牌影响力。2024年,茶业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各大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2024年茶业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品牌在茶业的生产和供应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2024年茶业品牌排行榜的详细排名为中茶CHINATEA、八马茶业BAMA、大益茶TAETEA、天福茗茶、华祥苑Empereur、正山堂、武夷星、竹叶青茶、白沙溪BAISHAXI、吴裕泰。
表1:2024年茶业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称 | 企业名称 | 省份/地址 |
---|---|---|---|
1 | 中茶CHINATEA |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2 | 八马茶业BAMA | 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3 | 大益茶TAETEA |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云南省 |
4 | 天福茗茶 | 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 | 福建省 |
5 | 华祥苑Empereur | 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 |
6 | 正山堂 | 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 |
7 | 武夷星 | 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 | 福建省 |
8 | 竹叶青茶 | 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 | 四川省 |
9 | 白沙溪BAISHAXI |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省 |
10 | 吴裕泰 | 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中茶成立于1949年,隶属于中粮集团旗下,多次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茶叶标准,普洱熟茶加工技术、新工艺白茶加工技术、红碎茶加工技术、速溶茶加工的开创者,致力于向消费者提供全品类茶叶产品及相关服务的茶产业企业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茶公司)以“中国茶,选中茶”为品牌主张,以“好茶在中茶”为经营理念,以做大茶产业、做强茶科技、做优茶文化为使命,致力于把茶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以茶产品及服务为消费者打造健康美好生活。
中茶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贸易系统中最早建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长期以来,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茶公司持续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以“做标准、做链条、做技术、做品牌、做渠道、做产品”为驱动,优化产业布局,深化机制改革,提升品牌营销,经营业绩实现稳步增长,带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做标准方面,中茶公司多次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茶叶标准,成功入选企业标准领跑者,并建立中茶技术委员会,编写了红茶、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白茶、普洱茶、黑茶、六堡茶、袋泡茶9个产品标准,树立了陈年白茶、陈年黑茶、陈年六堡茶、陈年普洱茶、陈年乌龙茶5个技术鉴定规范,以高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做链条方面,中茶公司从茶园到茶杯,实现全产业链管控和产业布局,在福建闽北乌龙茶、红茶产区、福建闽北闽东白茶产区、云南西双版纳、临沧普洱茶和红茶产区、浙江千岛湖、西湖绿茶产区、安徽黄山绿茶产区、江苏苏州洞庭碧螺春产区、广西梧州六堡茶产区、湖南安化黑茶产区、广东潮州凤凰单丛产区建立标准化茶园基地,并通过与湖北省恩施、贵州石阡、贵州黔南、江西遂川、江西修水、陕西紫阳、湖南吉首、四川马边、湘西土家族等1州8县深度合作,全面掌控优质茶叶资源,可控茶园达到9万亩。同时中茶公司在福建、云南、广西、湖南、安徽、浙江六大产区,拥有13家茶叶生产工厂,实现各个茶类、各种产品形态的产能布局全覆盖,年产能3.5万吨。
做技术方面,中茶公司旗下拥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及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茶叶大师和28位高级专业技术大师,是普洱熟茶加工技术、新工艺白茶加工技术、红碎茶加工技术、速溶茶加工的开创者。近年来,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合资成立中茶科技公司,通过开展茶叶成分、风味及健康功效的应用研究,开发或引入标准化加工、发酵技术等新型关键加工技术,形成一个国内先进的商业化茶产业科技服务平台、专业实验室、大型综合研发体验中心,推进现代化发酵工艺升级应用,不断探索茶叶深加工萃取技术,持续带动行业优化升级。
做品牌方面,1951年中茶公司确立了茶叶商标 “红八中”商标,商标设计为中间一个绿色的“茶”字,四周环绕着红色的“中”字,代表着红色中国出品的绿色茶叶,有“中国茶叶销往四面八方”的涵义。“红八中”商标成功走出国门,通过民间贸易,打破贸易隔阂,促进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同时为新中国积累了宝贵的外汇储备,以出口换进口,给新中国进口战略物资及引进机械设备提供了基础条件,为新中国的茶叶品牌树立了旗帜,从第一个“红八中”茶商标开始,几代中茶人不断奋斗砥砺前行,创造了畅销海内外的“中茶”核心品牌及“海堤”、“蝴蝶”、“猴王”、“百年木仓”、“龙冠”等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
做渠道方面,中茶公司建立涵盖经销批发、门店连锁、电商、现代特通的渠道格局,在全国拥有35000个销售点,1600余家专卖店,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店铺20家。同时中茶公司形成“大本营市场+重点销售战区”的区域格局,2021年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河北、泉莆、青岛、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重庆、贵州13个重点区域建立驻点销售战区,满足各区域消费者个性化饮茶需求,做深做精区域消费市场。近年来加大品牌产品出口,在日本、中东非洲、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积累了大量战略客户,让好茶遍布海内外。
做产品方面,中茶公司以“好茶在中茶”理念坚持匠心工艺,经营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六堡茶、普洱、黑茶、绿茶等全品类茶叶产品,打造出“金中茶”、“印级普洱茶”、“黄罐老枞水仙”、“海堤红茶1号”、“龙冠龙井”、“老树白茶”、“梦蝴蝶花茶”、“百年木仓黑茶”、“外贸大萝茶”等经典产品,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FSSC22000、HACCP、 AEO高级认证、UTZ认证等各类体系认证48项,为消费者打造安全放心产品。中茶公司利用自身对茶叶原料品质控制和拼配技术的优势,成为国内主要的茶饮原料供应商,是国内主要茶饮料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中茶公司将坚守“为国谋茶”初心,在“十四五”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高质量发展聚集带动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转型升级,真正成为世界领先的茶叶企业,将茶叶这一古老而又极富魅力的天然健康饮料奉献给消费者,让中华茶文化弘扬四海。
八马茶业源自百年制茶世家,汇聚中国原产地好茶,是中国茶叶连锁知名品牌、高端茶市场品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创立品牌,八马将已有近300年历史的铁观音技艺凝练成八道制茶工艺并以二十四定律严制好茶。
秉承“让天下人享受茶的健康与快乐”的使命,八马茶业将产品覆盖至全品类茶叶以及茶具、茶食品,遵循八马好茶四大标准(安全、对口、正宗、稳定)和三大选品标准(名家之作、传统技艺、黄金产区)。
始于1940年,普洱茶的标杆及典范,产品涵盖普洱茶/红茶/绿茶/保健系列茶等众多品类,以7572熟茶和7542生茶著称,业务涵盖茶/水/器/道/保健等多元产品布局,集科研/种植/生产/营销/文化全产业链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核心企业:勐海茶厂)是中国茶叶产业的领跑者,始创于1940年。大益集团秉持“惜茶爱人”的核心价值观,奉行“茶人尊严”的行为准则,发扬“茶者仁心”的茶道精神,历经八十一年的辛勤耕耘,已经发展为以普洱茶为核心,贯穿科研、种植、生产、营销与文化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其生产规模、销售额、利税及品牌综合影响力领先于同行业,品牌专营店数量2000余家。
大益的生产源头,位于普洱茶核心产区、世界茶树发源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为了保证普洱茶原料的丰富与优质,大益自2004年就开始做普洱茶源布局。大益拥有巴达山,布朗山2个自有万亩生态茶园,200余个初制所遍布各大茶山,60000余吨储藏年份连续不间断的原料,形成了大益特有的原料贮藏优势。
大益普洱茶制作工艺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较为关键的技术为研配技术与发酵技术,是大益茶品工艺价值之核心,奠定了现代普洱茶发展的格局和基础,为普洱茶行业的发展制定了标淮。大益的制茶装备、产量产能以及质量保障,均位于行业内领先水平。大益拥有占地面积700余亩的现代化工厂,投资上亿元成立微生物研发中心、建设国家实验室,以现代化的茶生产线、标准工业流程以及先进的微生物制茶技术,引导着普洱茶行业的稳健发展。2013年,大益集团投资上亿元成立微生物研发中心(即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并建立了中试工程验证车间。
大益集团建有完整的研发体系和严密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先后被认定为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大益集团拥有有效商标1151件,其中国内商标证书809件、国际商标证书商标342件。大益集团共有175件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为47件,实用新型专利为22件,外观设计专利为106件。大益集团共办理了151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并全部获得著作权登记证书。
大益深耕普洱茶领域,拥有涵盖茶、水、器、道及保健等多元化产品布局,销售渠道已遍及中国大陆及港、澳、台、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并在全国开设有超过2000家的大益茶授权专营店。统一规范的门店形象、依托于数智化系统的产品管理及追溯、完善的销售服务,使顾客能更加便捷地进行“体验式”消费。
天福创建于1993年,主要经营传统中式茶产品,旗下有天福、天福天心、安可李、天曦、放牛斑等品牌,主要产品包括乌龙茶、绿茶、红茶、普洱茶、花茶、白茶等包装茶、袋泡茶,以及茶食品、茶具、茶艺用品、香道等系列
天福系由李瑞河先生于1993年在中国大陆创办的茶专业公司。天福茗茶,在大陆精耕十数寒暑,已成为集茶叶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全方位茶业品牌。
在营销模式上,公司采取多品牌策略,品牌包括[天福]、[天福天心]、 [安可李] 、[天曦] 、[放牛斑] ,以占据中国传统中式茶产品市场的各个细分市场。[天福]品牌力求为消费者提供度身而设的购物体验,在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天福天心]和[安可李]主要透过大型综合超市销售产品;[天曦]透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商品,以期提供更多消费者购买便利;[放牛斑]主要针对年轻族群,提供即时茶饮商品。
在商品组合策略上,公司主要经营传统中式茶产品,整合了中国的茶叶资源,开发出多达一千八百多种的天福系列产品,主要产品包括乌龙茶、绿茶、红茶、普洱茶、花茶、白茶等包装茶、袋泡茶,以及茶食品、茶具、茶艺用品、香道等系列。
成立于2001年,集种植、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产业集团,其产品涵盖安溪铁观音、岩茶、红茶、白茶和普洱等核心茶品类,在全国拥有多家门店
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创始人肖文华——中国制茶大师,来自福建安溪制茶世家,早在19世纪,肖氏家族就开始茶叶的种植加工与经营。经过多年的发展,华祥苑已成为一家集种植、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产业集团。
十多年来,华祥苑致力于打造庄园品质,现已在各主要茶品类原产地布局八座茶庄园,从源头把控产品品质,涵盖安溪铁观音、岩茶、红茶、白茶和普洱等核心茶品类,每一座茶庄园都为茶树建构完整的生态链,培育每一棵茶树强大生命力。华祥苑是行业内实现核心品类茶庄园建设的茶企,也是一家实现从源头到终端建设的全产业链知名头部茶企。
华祥苑坚守8大品质标准和4大品控体系,产品可追溯,并坚守传统,坚持古法制茶技艺传承,只为传承经典。华祥苑在全国拥有超2500家终端门店。
正山堂茶业创立于1997年,以经营红茶为核心业务,其主打的正山小种红茶有着“红茶鼻祖”之称,专业从事红茶生产、研发、种植以及茶资源生态保护、茶叶产业化运营的一家具有规模化、综合型的红茶企业,拥有金骏眉、银骏眉、骏眉红、百年老枞、妃子笑、水底香等系列产品
世界红茶源于中国,明朝中后期(约公元1568年),正山堂江氏先祖始创红茶,开创世界红茶之源,名正山小种,被公认为红茶鼻祖;后流传于世,方才有红茶漂洋过海而成世界统饮名茶。因红茶的兴盛,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世人生活的下午茶风尚。
1997年,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承人--江元勋先生,创立元勋茶厂,2002年在此基础上成立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后创立正山堂茶业(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坐落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桐木村庙湾,这里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的核心区,也是世界红茶始祖正山小种的发源地。
公司于1999年获得美国NOP有机认证 ,2000年获得欧盟(德国)BCS有机食品认证、日本JAS有机产品认证,是福建省较早获得国际有机茶认证的企业。2002年,公司红茶产品获得国家第23号原产地标记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
2012年,公司参与起草、制定了红茶国家标准(第三部分)。2015年,公司主导制定了金骏眉行业标准(金骏眉茶)。2018年,公司牵头起草、制定了跨省份、全国性的骏眉红茶团体标准(骏眉红茶)。
2005年,江元勋先生在友人的建议下,率领团队于传承四百余年的红茶文化与制作技艺基础上,通过创新融合,研发出高端红茶--金骏眉。金骏眉的创始,填补了高端红茶市场的空白,引发了国内红茶的消费热潮,推动了整个红茶行业的发展。如今,正山堂茶业以经营红茶为核心业务,专注精耕于红茶,历代传承、四百余载,施行生态产业链,原料、生产全程监控可追溯。
2010年以来,公司以正山堂作为品牌背书,输出创新红茶生产加工技术——骏眉工艺,甄选全国十三大原生态优质茶产区(河南信阳、浙江绍兴、四川广元、贵州普安、湖南古丈、湖北巴东、山东诸城、云南凤庆、安徽黄山、福建武夷山、西藏察隅、海南白沙、广西隆林),打造了骏眉中国红茶产业体系,推动中国红茶标准化,树立中国清饮红茶典范。
武夷星创办于2001年,专注于茶叶、茶文化的科研和传播,集福建乌龙茶、绿茶、花茶、白茶、红茶、武夷岩茶等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参与了乌龙茶、袋泡茶、武夷红茶等标准的起草
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由何一心先生创办于2001年10月,是集茶叶繁育种植、加工、销售、研究及茶旅观光、文创开发、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武夷星人始终以「诚信、创新、感恩」为经营理念,以「弘扬茶为国饮,倡导健康生活」为使命,以「成为中国茶行业旗帜性企业」为愿景,为消费者奉上一杯安全、健康、放心的好茶。
成立于1998年,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旗下的绿茶品牌,甄选明前茶芽制茶,茶汤黄绿明亮,入口鲜爽回甘,具有独特的嫩栗香,其产品分为品味、静心和论道三个等级
竹叶青,产于四川省峨眉山,归属于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峨眉山是我国重点风景旅游区之一。历代文人都赞美峨眉之秀丽,唐代诗人元稹有“锦江滑腻峨眉秀”,南宋诗人范成大有“三峨之秀甲天下”的诗句。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白芽茶被列为贡品。宋代诗人陆游有诗曰:“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明代峨眉山白水寺(今万年寺)种茶万株,采制入贡。现代竹叶青是20世纪60年代创制的名茶。
始于1939年,现主要专业从事于茶业种植/加工/销售的企业,黑茶标志性品牌,主营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湘尖茶、千两茶、礼品茶及高新产品等七大系列产品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雪峰山脉东北端,位于清代两江总督陶澍故里,是安化茶马古道之起点,距省会长沙240km,离县城东坪27km,S380线贯穿其中,交通便利。且傍山临水,云雾缭绕,景色宜人。
公司前身是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国有),始建于1939年,湖南省建设厅委派茶叶管理处副处长、留学海外的农学士彭先泽·字孟奇先生组建的湖南省砖茶厂。1939年黑砖茶、1953年湖南茯砖茶、1958年花砖茶均于白沙溪诞生。白沙溪还开发、研制了青砖茶和普洱茶;挖掘、继承和发展了民间传统茶叶产品天、贡、生尖茶和花卷茶(俗称千两茶),被誉为湖南紧压茶之发祥地,边销茶之摇篮,为湖南紧压茶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输送了大批的英才,早在1956年被评为五个优秀茶厂之一,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公司资产总额3.6亿元,厂房占地8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2万吨以上。公司拥有员工688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11人,中层管理人员32人,研究生4人,本科毕业生21人,毕业生56人,技术骨干160人。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百余项,拥有自动化清洁化黑茶生产线多条、制茶设备千余台;拥有茶园基地1.2万亩。
公司主要产品有“白沙溪”牌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湘尖茶、千两茶、礼品茶及高新产品等七大系列200多个品种。
创立于1887年,国内历史悠久的茶叶供应商,专业销售茶叶、茶制品以及茶具等茶业衍生产品的现代化企业,其茉莉花茶的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是销售茶叶、茶具以及茶衍生品的专业公司。历经百年发展,吴裕泰将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其茉莉花茶的制作技艺已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为一个百年老店,吴裕泰致力于品牌打造和渠道建设,卖老百姓喝得起的放心茶是吴裕泰对消费者的承诺,“坚守品质、创新品种、提升品位”是吴裕泰的品牌理念。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升级转型实体店,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全国拓展已突破500家门店,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中型城市。
近年来,吴裕泰依靠百年专业制茶经验,将时尚理念融入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产品内涵,将中国茶文化与产品、营销紧密结合,精心打造以花茶为核心,七大茶类共同发展的丰富产品线。积极探索茶叶深加工,相继推出了茶月饼、茶食品、茶冰激凌、茶爽无胶口香糖等一系列茶叶深加工产品,努力实现茶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产品一经上市,便受到年轻顾客的欢迎。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630655480.5 | 储物展示架(中茶百年木仓) |
2 | CN201730002432.0 | 收纳盒(中茶百年木仓) |
3 | CN201630609430.3 | 储茶罐(中茶璞润普洱单饼) |
4 | CN201630655995.5 | 煮水壶(中茶百年木仓) |
5 | CN201630604693.5 | 煮茶炉(中茶百年木仓)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2744-2016 | 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 2016-06-14 | 2017-01-01 |
GB/T 20705-2006 | 可可液块及可可饼块 | 2006-12-07 | 2007-06-01 |
GB/T 20706-2006 | 可可粉 | 2006-12-07 | 2007-06-01 |
GB/T 20707-2006 | 可可脂 | 2006-12-07 | 2007-06-01 |
GH/T 1104-2015 | 茶叶专卖(营)店经营管理规范 | 2015-03-27 | 2015-06-01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9071-2020 | 品牌评价 消费者感知测量指南 | 2020-07-21 | 2021-02-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430545360.0 | 包装盒(金玉满堂玫瑰绿茶) |
2 | CN201621149441.9 | 茶叶包装盒 |
3 | CN201230534622.4 | 茶壶(天福清水泥矮连理壶) |
4 | CN201730244562.5 | 茶叶罐(天福泰然大红袍) |
5 | CN201230152838.4 | 茶壶(天福四灵系列—玄武单壶)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520912120.9 | 一种茶叶萎凋发酵器 |
2 | CN201220315181.3 | 一种自动式茶叶定量量取罐 |
3 | CN201320010190.6 | 一种茶香瓜子的加工装置 |
4 | CN201520713690.5 | 自动化茶叶晒青装置 |
5 | CN201320010245.3 | 一种热风式红茶萎凋装置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9654-2020 | 品牌评价 原则与基础 | 2020-12-14 | 2020-12-14 |
GB/T 35863-2018 | 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 | 2018-02-06 | 2018-09-01 |
GB/T 30357.7-2017 | 乌龙茶 第7部分:佛手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30357.6-2017 | 乌龙茶 第6部分:单丛 | 2017-09-07 | 2018-01-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0930173791.8 | 包装袋(立体正山小种) |
2 | CN201030595827.4 | 包装盒(尊享) |
3 | CN200930173788.6 | 包装盒(大红袍菩提) |
4 | CN201030595780.1 | 包装盒(简约有机大红袍) |
5 | CN201320396202.3 | 茶叶滚筒式做青机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9592-2020 | 黄茶加工技术规程 | 2020-12-14 | 2021-04-01 |
GB/T 35863-2018 | 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 | 2018-02-06 | 2018-09-01 |
GB/T 35810-2018 | 红茶加工技术规范 | 2018-02-06 | 2018-06-01 |
GB/T 30357.4-2015 | 乌龙茶 第4部分:水仙 | 2015-07-03 | 2015-11-02 |
GB/T 30357.5-2015 | 乌龙茶 第5部分:肉桂 | 2015-07-03 | 2015-11-02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430325290.8 | 茶叶包装盒(大师千两饼) |
2 | CN201521019215.4 | 气动循环茶叶汽蒸机 |
3 | CN201430264715.9 | 剪刀(1) |
4 | CN201230589585.7 | 茶叶包装盒(将军源) |
5 | CN201530501624.7 | 茶叶包装盒(高山韵象)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2719.5-2018 | 黑茶 第5部分:茯茶 | 2018-02-06 | 2018-06-01 |
GB/T 32719.2-2016 | 黑茶 第2部分:花卷茶 | 2016-06-14 | 2017-01-01 |
GB/T 32719.3-2016 | 黑茶 第3部分:湘尖茶 | 2016-06-14 | 2017-01-01 |
GH/T 1246-2019 | 茯茶加工技术规范 | 2019-03-21 | 2019-10-01 |
GH/T 1126-2016 | 茶叶氟含量控制技术规程 | 2016-09-30 | 2016-11-01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22292-2017 | 茉莉花茶 | 2017-11-01 | 2018-02-01 |
GB/T 34779-2017 | 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 | 2017-11-01 | 2018-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