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的最新《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化纤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揭示了化纤行业的品牌影响力。2025年,化纤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各大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2025年化纤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品牌在化纤的生产和供应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2025年化纤品牌排行榜的详细排名为中简科技、光威复材GW、凯鑫KEYSION、凯赛生物、聚杰微纤J-MICRO、MOLECULAR DEVICES、台华新材、银旋、华峰超纤huafon、中泰化学。
表1:2025年化纤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称 | 企业名称 | 省份/地址 |
---|---|---|---|
1 | 中简科技 |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2 | 光威复材GW |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3 | 凯鑫KEYSION | 上海凯鑫分离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4 | 凯赛生物 |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5 | 聚杰微纤J-MICRO | 江苏聚杰微纤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6 | MOLECULAR DEVICES | 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7 | 台华新材 | 浙江台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8 | 银旋 | 恒天海龙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9 | 华峰超纤huafon | 上海华峰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10 | 中泰化学 | 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777)位于江苏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资本4.0001亿元,占地面积162亩,主要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创立十一年以来,中简科技始终以碳纤维国产化、规模化为己任,着力打造技术制高点,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目前已经成为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的领军企业。 公司主导的高性能碳纤维材料不仅填补了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在航空航天应用领域的空白,并自主设计了我国T700级碳纤维年产千吨级生产线,打破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和装备上的国际垄断和对我国的封锁控制。 公司在建的“1000吨/年国产T700级碳纤维扩建项目”,是我国首条自主设计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年产千吨级碳纤维柔性智能化生产线,达产后将进一步满足我国国防新一代装备需要及中高端民用市场的需求,并大幅度提升公司在高性能碳纤维领域市场地位,扩大在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的布局。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699),隶属于威海光威集团,是专门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下辖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通用新材料板块、威海光威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威海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威海光晟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光威北京研发中心等单位,可为客户提供“原丝-碳纤维-织物-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制品-装备制造-检测分析-技术设计”的一体化全产业链服务。 21世纪初,为解决国外对碳纤维“技术、产品、装备”三封锁、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光威复材毅然从传统渔具行业向高科技新材料行业转型,于2002年成立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在创始人陈光威先生的带领下走上了“脱富致贫、回头无岸”的碳纤维研发路,用小渔竿的微薄之力,在无技术、无装备的困境下,实现中国碳纤维的“从无到有”,打破国外封锁,改变了世界碳纤维格局,成为国防军工碳纤维主力供应商。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GQ3522(T300级)、GQ4522(T700级) QZ5526(T800级)、QZ6026(T1000级)、QZ6526(T1100级)、QM4035(M40J级)、 QM4050(M55J级)、QM3560(M65J级)和QM5535(M40X级)等各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风电叶片、光伏热场、高压储氢、体育休闲、建筑补强等领域。 公司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并作为国家碳纤维标准的制定者,主持起草《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碳纤维预浸料》两项国家标准,《碳纤维生产用高温碳化炉技术条件》《高模量碳纤维生产用石墨化炉技术条件》两项行业标准,参与制定《碳纤维测试标准》等国家标准。授权专利755项。 面对国内行业蓬勃发展和全球激烈竞争的态势,光威复材以“跳出院墙、围着院墙转”为指导方针,坚持实业报国,坚守主业发展,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投入。公司实行“621”发展战略,即布局碳纤维、通用新材料(预浸料)、能源新材料(碳梁等拉挤产品)、航空先进复合材料、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精密装备(碳纤维生产设备及工装模具)6个业务板块,在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个“产学研用”科研平台引擎的带动下,形成一条具有竞争力的全产业链,确立在国家先进复合材料领域的主导地位,带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家专注于工业流体特种分离业务的技术型环保公司,凯鑫致力于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工业客户优化生产工艺,提供减排降耗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整体解决方案,让客户真正体验到管家式、一站化服务。 凯鑫根据工业客户在工业流体分离、废水处理领域的差异化需求,依托自主研发的膜分离应用技术,通过向客户提供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方案设计与实施、膜分离装备集成、运营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在内的膜技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达到“分清离浊、物尽其用”的目的,实现客户经济效益、社会环保效益与公司经济利益的“互利多赢”。 凯鑫团队参与实施的工业膜滤项目超过300个,工业膜滤系统近千套,膜滤系统年处理各种流体总量达到近5000万吨。凯鑫为各种工业流体用户提供包括系统流程咨询、方案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及日常维修、保养等服务,广泛用于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纺织印染、食品发酵、生物制药、制浆造纸等行业。 凯鑫的强大依赖于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先进的膜滤应用技术,这使凯鑫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不断得到良好的发展并能持续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凯鑫热切期盼能有机会为您攻克具有挑战性的流体处理难题而努力,为您特有的使用要求提供适合的分离系统。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赛生物”,688065.SH)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从事生物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科创板上市公司。目前,总部和研发中心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3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金乡、乌苏和太原(建设中)。 凯赛生物目前业务主要聚焦聚酰胺产业链,其产品包括可用于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的单体原料——系列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和生物基戊二胺,以及系列生物基聚酰胺等相关产品。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纺织、医药、香料、汽车、电子电器、日用消费品等多个领域。 凯赛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生物基戊二胺,广泛应用于环氧固化剂、热熔胶、异氰酸酯等相关领域。同时,戊二胺替代己二胺用于聚酰胺领域不仅可以解决国内聚酰胺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市场、客户提供来源于可再生生物质原料的“生物制造”新材料,更可为下游生物基聚酰胺等产品提供源于奇数碳的优异性能。 基于自产生物基戊二胺及不同二元酸缩聚生产的生物基聚酰胺系列产品,具有阻燃、吸湿、易染色、低翘曲、高流动等特点,以及环保性、可持续性优势。基于自产的生物基聚酰胺系列产品,凯赛生物推出高性能纺织材料——“泰纶”,可广泛运用于纺织服饰、地毯、工业丝等领域。此外,基于产品的高强度、高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能,凯赛生物推出了工程材料——“ECOPENT”,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工业及消费品等领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江苏聚杰微纤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苏州吴江区大运河畔,省道227旁交通路68号。经过十几年的时间,从一家普通的丝织工厂发展成为一家集超细纤维面料研发、织造、染整和服饰产品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专业企业。 迎接挑战、锲而不舍,聚杰人致力于超细纤维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理念, 用“工匠”的精神来保证产品品质,以至诚的服务来实现聚杰的承诺,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到产品的价值,以“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回馈社会”为己任。 公司一直秉持着以高端材料业务拓展与新技术投入并行的思路,探究着产品美学与科学技术的融合。在高分子化学、差异化纺丝、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应用、水性聚氨酯、高端绒感等等技术有着深厚的沉淀,也相信着用更环保且创新的材料与更好的工业设计,来造福社区与人类。
Molecular Devices始创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硅谷,并在全球设有多个代表处和子公司。2005年,Molecular Devices在上海设立了中国代表处,2010年加入全球科学与技术的创新者丹纳赫集团,2011年正式成立商务公司:美谷分子仪器 (上海) 有限公司。 现在,美谷分子与IDT埃德特、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爱博才思、艾杰尔-飞诺美、徕卡显微系统、颇尔等公司均隶属于丹纳赫集团生命科学平台旗下运营公司。 作为全球高通量仪器设备的代表品牌,Molecular Devices以持续创新、快速高效、高性能的产品及完善的售后服务著称业内。Molecular Devices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在生命科学研究、制药及生物治疗开发等领域蛋白和细胞生物学的创新性生物分析解决方案。产品线覆盖微孔板读板机、GxP合规软件、洗板机、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克隆筛选系统、高通量实时荧光检测分析系统、微阵列扫描仪、膜片钳及检测试剂盒等。
浙江台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浙、沪城市群之中心位置——浙江省嘉兴市王店经济开发区,紧邻沪杭高速、乍嘉苏高速,交通便利,风景秀丽。 自2001年创建、发展至今,公司拥有完整的研发、纺丝、织造、染整及销售一体的产业链,能够研发、生产环保健康、户外运动、特种防护等三大系列、多种高档功能性锦纶面料,是国内少有的能够生产高档尼龙66-FDY产品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系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包括从事纺丝、织造、染整业务的多家控股子公司。 公司从德国、日本等著名生产厂商引进锦纶6、锦纶66民用丝生产线,生产锦纶FDY、ATY、DTY等长丝;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喷水织机5000余台;公司还从德国、日本、台湾等地区引进成套的染色、压光、涂层等后整理一体化作业设备,生产多种 中高档户外运动和环保健康等功能性锦纶面料。 遵循“品质优化、顾客满意、台华品牌、世界风采”的发展思路,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目标,加强新品研发,不断求索,创新思路,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精细的制作,力求打造完美产品。依靠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优势和规模化产业集群优势,公司与国内外著名羽绒服、知名品牌运动休闲服、户外运动服装等生产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功跻身国内外同行前列,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在业内以“速度快、品质优、服务好”的特色赢得海内外客户美誉。
恒天海龙(潍坊)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生产粘胶纤维的企业,总资产24亿元,年生产差别化及常规粘胶短丝17万吨,粘胶长丝8000吨。 公司是中国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制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专注于建设学习型、科技型、和谐型、贡献型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中国具有竞争力的生物质纤维生产旗舰。 公司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潍坊市“鸢都学者”岗位,技术力量雄厚,具有完善的科研开发体系和完备的中试生产线。先后与东华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承担完成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国家项目10项、省部级技术创新项目/课题50余项。 公司主导产品粘胶纤维系列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Oeko-Tex Standard 100纺织品环保标准认证,先后成功开发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安芙赛阻燃纤维、纽代尔高强纤维、麻赛尔纤维、蛋白纤维等系列新产品。该系列产品已实现产业化并在市场上形成较大、持续影响力,产品销往东南亚、欧盟、中东、南美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上海华峰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美丽的杭州湾畔——上海市金山区。公司创立于2002年10月,2008年8月改制,2011年2月2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华峰超纤,300180)。 华峰超纤专门从事超细纤维材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拥有超纤产品涉及的工艺研发、生产能力。公司秉承绿色生态的企业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为中心,在新领域、新应用方面逐步放量,以超越天然皮革的性能,在鞋包、沙发、汽车、时装等领域替代天然皮革,让产品更贴近生活,未来将继续向更多领域延伸。 超纤材料从外观和性能上极似天然皮革,具有柔软、手感丰满、吸湿性高、穿着舒适等特点,而且在机械强度、耐化学性、质量稳定性、自动化剪裁、加工适应性等方面更优于天然皮革,被广泛应用于制鞋、箱包、沙发、汽车内饰、服装用革、精密仪器及镜头、手机的擦拭布等领域。 随着新技术和新生产工艺的不断应用,未来超纤材料将能满足更多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也将进一步拓展,替代天然皮革市场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市场前景极为广阔。2014年,公司在江苏启东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公司现拥有上海金山、江苏启东两大生产基地。2017年,公司收购威富通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增强了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及盈利能力,还推动上市公司现有经营模式的拓展,向“制造业+互联网”发展模式迈进,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地位。 作为超纤行业的领军企业,华峰超纤坚持一如既往地立足主业,扎根实业,厚积薄发,打造绿色环保生态链、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创世界品牌。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支持的优势资源转换企业,于2001年12月18日成立,2006年12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前身是1958年建厂的新疆烧碱厂。 公司是全球规模较大的乙炔法PVC生产企业和国内较大的氯碱生产企业。 公司主营聚氯乙烯树脂(PVC),离子膜烧碱、粘胶纤维、粘胶纱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建材、新能源、国防等20余个行业,市场遍布国内各地,并出口至俄罗斯、中亚、东南亚、南亚、南美洲、非洲等90多个国家和区域,享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信誉。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0724-2021 |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术语 | 2021-10-11 | 2022-05-01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7832-2019 | 节水型企业 化纤长丝织造行业 | 2019-08-30 | 2019-12-01 |
GB/T 17253-2018 | 合成纤维丝织物 | 2018-12-28 | 2019-07-01 |
GB/T 35611-2017 | 绿色产品评价 纺织产品 | 2017-12-08 | 2018-07-01 |
GB/T 18916.20-2016 | 取水定额 第20部分:化纤长丝织造产品 | 2016-10-13 | 2017-05-01 |
FZ/T 43046-2017 | 锦纶弹力丝织物 | 2017-11-07 | 2018-04-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310451809.1 | 一种菠萝麻浆粕及其制备方法 |
2 | CN201310504400.1 | 一种棕榈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3 | CN201310470998.7 | 一种热塑性纤维素基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4 | CN201510677966.3 | 着色无机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5 | CN201310578078.7 | 一种利用棉杆皮制备天然纤维的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FZ/T 51009-2014 | 粘胶纤维用麻浆粕 | 2014-07-09 | 2014-11-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420307026.6 | 具有多层轨道结构的烘干定型设备 |
2 | CN201310698928.7 | 具有书写效应的定岛超细纤维绒面革及其制备方法 |
3 | CN201410663565.8 | 一种镜面合成革用无黄变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4 | CN200510110717.2 | 彩色超细纤维尼龙聚氨酯绒面革的制造方法 |
5 | CN201521004466.5 | 熔融纺丝后牵伸用纤维分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