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的最新《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揭示了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的品牌影响力。2025年,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各大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2025年人工智能芯片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品牌在人工智能芯片的生产和供应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2025年人工智能芯片品牌排行榜的详细排名为华为HUAWEI、小米XIAOMI、Intel英特尔、NVIDIA英伟达、地平线Horizon、AMD、阿里巴巴、IBM、Meguiars美光、TI德州仪器。
表1:2025年人工智能芯片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称 | 企业名称 | 省份/地址 |
---|---|---|---|
1 | 华为HUAWEI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2 | 小米XIAOMI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 |
3 | Intel英特尔 |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4 | NVIDIA英伟达 | 英伟达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5 | 地平线Horizon | 深圳地平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6 | AMD | 超威半导体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7 | 阿里巴巴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8 | IBM |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9 | Meguiars美光 | 3M中国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10 | TI德州仪器 | 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20.7万员工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30多亿人口提供服务。 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无处不在的联接,成为人人平等的权利,成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为世界提供多样性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所有的行业和组织,因强大的数字平台而变得敏捷、高效、生机勃勃;通过AI重新定义体验,让消费者在家居、出行、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智慧体验。 华为坚持基础研究不动摇,坚持开放创新不动摇,开放心胸,沿着客户的需求顺势而为,同时加强科学技术牵引客户需求,构建灵活的商业模式,使能百模千态,赋能千行万业,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创业仅7年时间,小米的年收入就突破了千亿元人民币。截止2018年,小米的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米的使命是,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通过独特的“生态链模式”,小米投资带动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同时建成了连接超过1.3亿台智能设备的IoT平台。 2018年7月9日,小米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了港交所首个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
英特尔是半导体行业和计算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创始于1968年。如今,英特尔正转型为一家以数据为中心的公司。英特尔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人工智能、5G、智能边缘等转折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突破,驱动智能互联世界。 英特尔在硅谷制造芯片。50多年来,英特尔和其员工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创造彻底改变生活方式的大力创新来推动企业和社会向前发展。 如今,英特尔正在利用影响力、规模和资源,使客户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数字技术的力量。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 英特尔从满足以电脑为中心的公司需求,转移到了满足新的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需求,拓展了产品范围,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从边缘计算扩展到了 5G 网络、云以及 AI 和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
NVIDIA®(英伟达)公司于1993年由黄仁勋(Jen-Hsun Huang)、Chris Malachowsky以及Curtis Priem联合创办,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NVIDIA®(英伟达)公司于1999年在纳斯达克公开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为NVDA。公司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5700名员工。 1999年,NVIDIA®(英伟达)公司发明了GPU(图形处理器),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计算机图形的威力。自那时起,NVIDIA®(英伟达™)不断为视觉计算树立新标准,其令人叹为观止的交互式图形产品可广泛用于从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媒体播放器到笔记本与工作站等各种设备之上。NVIDIA®(英伟达)在可编程GPU(图形处理器)方面拥有专业技术,在并行处理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从而普及了低价超级计算机的使用。公司持有1100多项美国专利,其中涵盖了关乎现代计算之根本的诸多设计与深刻见解。 随着对GPU的需求不断迅猛增长,NVIDIA®(英伟达)已经开发出五大产品品牌,以满足特定细分市场的需求:Tegra™(图睿™)掀起了移动计算的革命。它是一款拥有八个专用处理器的复杂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其功耗比普通笔记本PC芯片低50倍。Tegra™(图睿™)能够为新一代平板电脑、智能电话、便携式媒体播放器以及车载驾驶员安全/辅助/信息系统提供计算动力。ION™(翼扬™)能够提升上网本的性能。它可以在游戏、电影以及基于Web的视频当中呈现丰富的高清媒体,同时还提供了对Windows 家庭高级版的支持。凭借下述NVIDIA®(英伟达)Optimus的技术的有力补充,ION™(图睿™)可谓无瑕。 GeForce®(精视™)能够为消费级台式PC与笔记本加速。GeForce®(精视™)是NVIDIA®(英伟达)出色的产品线,它能够为畅玩游戏、欣赏电影或者使用PC来体验其它形式数字娱乐的用户实现充沛的性能。Quadro是强大工作站的动力源泉,动画公司、广播公司、视觉特效艺术家以及工业设计师均采用Quadro来帮助其打造较复杂的项目并实现这些项目的可视化。世界上大多数汽车、飞机以及各种各样的消费级产品都是利用Quadro专业图形解决方案设计出来的。Tesla正在彻底改变超级计算领域的面貌。通过利用GPU的并行处理能力,Tesla能够为需要超级计算机处理能力的科学家以及研究人员提供强大性能,然而其成本和功耗却比常规解决方案低得多。 NVIDIA®(英伟达)还推出了大量重要技术:3D立体幻镜™ 集专门的快门式眼镜与软件于一身,能够为游戏、视频、照片以及蓝光3D实现令人身临其境的3D可视化效果。SLI®(速力™)能够利用同一块主板上多颗GPU的处理能力来打造高分辨率游戏体验。Optimus 能够利用同一块主板上多颗GPU的处理能力来打造高分辨率游戏体验。PhysX 是一种图形引擎,该引擎能够实时重现例如重力和运动等自然力施加在物体上的动态效果。PhysX可运用于所有游戏平台之上,其中包括PC、游戏机以及iPhone。尤其是 CUDA令NVIDIA®(英伟达)引以为傲。CUDA是并行计算架构,该架构让GPU能够处理不计其数的数据以及图像的几何图形与像素。
地平线以“赋能机器,让人类生活更安全、更美好”为使命,地平线是行业先进的高效能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作为推动智能驾驶在中国乘用车领域商业化应用的先行者,地平线致力于通过软硬结合的前瞻性技术理念,研发极致效能的硬件计算平台以及开放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为智能汽车产业变革提供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和开放繁荣的软件开发生态,为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智能驾驶体验。 2020年,地平线正式开启中国汽车智能芯片的前装量产元年,实现从0到1的突破,时至今日,地平线征程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200万片,与超过20家车企签下了超过70款车型前装量产项目定点,携手合作伙伴实现从1到N的价值共探。 地平线目前已同(按照首字母排序)奥迪、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汽车、广汽集团、红旗、江汽集团、理想汽车、奇瑞汽车、上汽集团、哪吒汽车、自游家汽车、吉利汽车等多家主机厂及德赛西威、东软睿驰、大陆集团、Freetech、佛吉亚、华阳、亚太、英博超算等多家Tier1达成深度合作,快速搭建开放共赢的智能汽车芯生态。截止目前,已公布搭载地平线征程芯片的有长安UNI-T、长安UNI-K、广汽埃安AION Y、东风岚图FREE、江淮汽车思皓QX、广汽传祺GS4 Plus、上汽大通MAXUS MIFA概念车、2021款理想ONE、长城哈弗H9-2022、哪吒U·智、长安UNI-V、自游家NV、奇瑞瑞虎8 PRO、第三代荣威RX5、吉利博越L、理想L8等车型。更多搭载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的车型将陆续发布。 未来,地平线将以开放共赢的商业模式携手客户与合作伙伴加速智能驾驶创新产品成熟落地,打造草木繁盛的智能汽车生态,让人们获得更安全、更美好的驾乘体验。
AMD于1969年在硅谷创立,最初只有几十名员工,从那时起AMD便踏上创新之路,并始终处在半导体产品领域的前沿。 从成立之初的一家不起眼的公司开始,AMD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家全球公司,凭借先进技术和诸多突破性行业创新树立现代计算新标杆。 根植于AMD创新驱动的文化,员工们齐心协力,激发现代计算潜能,通过半导体创新技术改变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方式。 如今,AMD拥有较为完善的高性能与自适应处理器先进技术,结合CPU、GPU、FPGA、自适应系统级芯片以及深厚的软件技术力量,致力于为云端、边缘和终端设备打造先进的计算平台。
阿里巴巴集团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旨在助力企业,帮助商家、品牌、零售商及其他企业变革营销、销售和经营的方式,并借助新技术的力量与用户和客户进行互动,提升经营效率。 阿里巴巴的业务包括中国商业、国际商业、本地生活服务、菜鸟、云业务、数字媒体及娱乐以及创新及其他业务。除此之外, 我们的非并表关联方蚂蚁集团为我们平台上的消费者、商家及其他企业提供数字支付服务和数字金融服务。围绕着我们的平台与业务,一个涵盖了消费者、商家、品牌、零售商、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战略合作伙伴及其他企业的生态体系已经形成。 随着业务不断扩展,从商业拓展至本地生活服务、菜鸟、云业务、数字媒体及娱乐等众多其他领域,阿里巴巴已进化为一个独特的、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生态体系。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简称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总公司在纽约州阿蒙克市。1911年托马斯沃森创立于美国,是全球知名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全球雇员31万多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创立时的主要业务为商业打字机,之后转为文字处理机,然后到计算机和有关服务。公司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导者之一。公司在2013年收购了英国商业软件厂商Daeja Image Systems,并推出了Watson电脑系统。IBM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持续进行战略转型,致力于成为这些领域的领先者。 IBM一直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实验室,致力于开发新技术和解决方案。IBM的Watson系统是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IBM正朝着“混合云和AI的开放平台”战略方向发展。公司致力于构建一种新的云计算架构,允许企业在多个云环境中使用其技术。IBM还在不断发展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以提供更多创新性应用。 IBM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合作伙伴和客户,为各行各业提供解决方案。
美光公司的奠基人,弗兰克•美光,在一个世纪以前,在车库里创建的一家产品单一的家俱上光剂的家庭做坊,如今已经成为传承了三代人的家族航母企业。在2001年美光庆祝100岁生日的时候,美光公司已经成为引领世界表面护理产品的一支独秀,并可以为各种可想象得到的表面材料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产品服务。 美光赞助了贯通全美的超过150个的车展,这些车展展出了各种收藏老爷车,从激情四射的改装老车、动力十足的肌肉型跑车到具有异域风情的跑车和上乘的精典老爷车……巴利和他的妻子卡伦亲身参与了大部分车展中。除此之外,美光家族每年还举办1,500多个场次的车友俱乐部活动。在美国几乎每一次车展和汽车博物馆里,你都会骄傲地发现用于保养汽车和在车展中获奖的汽车所使用的都是美光的产品。 目前美光中国总部致力于把全球备受瞩目的汽车精护文化引入中国(美光的极致汽车精护链环一清洗、清洁、抛光、保护、保养,展现完美汽车漆面),与所有中国的爱车人分享这份展车效果般的美妙。 美光中国致力于扩展完善的经销网络和渠道。其网络现已经覆盖中国大部分领域,包括华南、华东、中原、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以及港澳台地区。美光通过和很多豪华汽车品牌的合作,在中国爱车人中已经树立了“爱车人,爱美光”的文化。
德州仪器(TI)成立于1930年,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数十年来,德州仪器一直在不断取得进展,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德州仪器推出的大约80000种产品可帮助100000多名客户有效地管理电源,准确地感应和传输数据,并在其设计中提供核心控制或处理,从而打入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 德州仪器热衷于通过半导体技术降低电子产品成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德州仪器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实惠,从而开拓了新市场并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一直以来,德州仪器初心未改,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让世界更美好。自1986年以来,德州仪器植根中国,持续投资,助力客户成功。 目前,德州仪器在中国建设了完整的本土支持体系,包括一体化的制造基地、两个产品分拨中心、三个研发中心、遍布全国的近20个销售和技术支持分公司,以及 TI.com.cn 提供的海量技术资源和便捷的本地购买方式,多方位支持您当前和未来的发展。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0810065293.6 | 宏小区到私有小区的切换方法及其宏网络系统 |
2 | CN200610000395.0 | 一种多处理单元负载均衡方法和多处理单元系统 |
3 | CN201310603859.7 | 多路视频检测系统中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4 | CN201380001332.5 | 一种数据预取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
5 | CN200810133266.8 | 解码调度方法和装置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9254.1-2021 |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1部分:发射要求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9254.2-2021 |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2部分:抗扰度要求 | 2021-12-31 | 2022-07-01 |
GB 40879-2021 | 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21-10-11 | 2022-11-01 |
GB/T 40656.1-2021 | 智慧城市 运营中心 第1部分:总体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420.4-2021 |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1410584935.9 | 物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
2 | ZL201410113494.4 | 电子设备唤醒方法及相关装置 |
3 | ZL201510770708.X | 滤芯装置和滤芯座 |
4 | CN201210409108.7 | 终端及终端的锁屏唤醒方法和装置 |
5 | CN201210558968.7 | 一种终端间的文件传输方法及文件传输系统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0027-2021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互连 智能家用电子系统终端设备属性描述 | 2021-04-30 | 2021-11-01 |
GB/T 38320-2019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互连 智能家用电子系统终端设备与终端统一接入服务平台接口要求 | 2019-12-10 | 2020-07-01 |
GB/T 38322-2019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互连 第三方智能家用电子系统与终端统一接入服务平台接口要求 | 2019-12-10 | 2020-07-01 |
GB/T 37729-2019 | 信息技术 智能移动终端应用软件(APP)技术要求 | 2019-08-30 | 2020-03-01 |
GB/T 37723-2019 | 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互连 智能家用电子系统终端统一接入服务平台总体技术要求 | 2019-08-30 | 2020-03-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0380111039.0 | 电子笔-计算机多媒体交互式系统 |
2 | CN200380111040.3 | 将印刷材料与由计算机系统产生的响应关联的方法和系统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 40879-2021 | 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21-10-11 | 2022-11-01 |
GB/T 37779-2019 | 数据中心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 2019-08-30 | 2020-03-01 |
GB/T 37876-2019 | 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符合性评价通则 | 2019-08-30 | 2020-03-01 |
GB/T 36637-2018 | 信息安全技术 ICT供应链安全风险管理指南 | 2018-10-10 | 2019-05-01 |
YD/T 4002-2021 | 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增强移动宽带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 2021-12-02 | 2022-04-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420188170.2 | 具有结合的CPU和GPU的芯片器件,相应的主板和计算机系统 |
2 | CN201420131654.3 | 一种独立的ECC芯片装置、母板和计算机系统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530005685.4 | 带信息展示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装置 |
2 | CN201110376840.4 | 一种提供相关词的方法及装置 |
3 | CN201210046650.0 | 网站安全检测方法和装置 |
4 | CN201530533143.4 | 用于显示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 |
5 | CN201210151293.4 | 一种网站数据分析方法及分析系统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0203-2021 | 信息技术 工业云服务 服务协议指南 | 2021-05-21 | 2021-12-01 |
GB/T 37700-2019 | 信息技术 工业云 参考模型 | 2019-08-30 | 2020-03-01 |
GB/T 37724-2019 | 信息技术 工业云服务 能力通用要求 | 2019-08-30 | 2020-03-01 |
YD/T 3797.1-2021 | 云服务用户数据保护能力评估方法 第1部分:公有云 | 2021-12-02 | 2022-04-01 |
YD/T 3954-2021 | 云服务用户数据保护能力参考框架 | 2021-12-02 | 2022-04-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520731438.7 | 汽车装饰膜敷贴工具组件 |
2 | CN201320034265.4 | 具有窗贴膜的真空玻璃 |
3 | CN201410508323.1 | 涂料组合物及其涂层和应用 |
4 | CN201210059844.4 | 实现3D浮动图像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
5 | CN201720112601.0 | 电缆接头组件和电缆接头系统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 34914-2021 | 净水机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 | 2021-12-01 | 2022-07-01 |
GB 6095-2021 | 坠落防护 安全带 | 2021-08-10 | 2022-09-01 |
GB 39800.1-2020 |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 | 2020-12-24 | 2022-01-01 |
GB 39800.3-2020 |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3部分:冶金、有色 | 2020-12-24 | 2022-01-01 |
GB 20653-2020 | 防护服装 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 | 2020-07-23 | 2021-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