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行业供需分析报告的主要分析要点是:
1)研发行业产能/产量分析。是指统计分析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可生产出的商品总量以及已生产出的商品总量;同时分析这一时期内研发行业产能/产量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等)。
2)研发行业进出口分析。是指统计分析同上时期内研发行业进出口量、进出口结构、以及进出口价格走势分析。
3)研发行业库存及自用量等分析。
4)研发行业供给分析。市场供给量不等于生产量,因为生产量中有一部分用于生产者自己消费,作为贮备或出口,而供给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进口商品或动用贮备商品。
5)研发行业需求分析。是指统计分析上述时期内下游市场对研发行业商品的需求总量分析;同时分析这一时期内下游行业需求规模、需求结构以及需求总量的区域结构等。
6)研发行业供给影响因素分析。包括价格因素、替代品因素、生产技术、政府政策以及下游行业发展等。
7)研发行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包括可支配收入改变、个人喜好的改变、借贷及其成本、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转变、人口数量和结构、对将来的预期、教育程度的改变等。
研发行业供需分析报告是基于经济学中有关供需关系理论为基础的分析成果。研发行业市场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研发行业市场需求指的是下游有能力购买,并愿意购买某个具体商品的欲望,显示的是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升降,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买的某商品的数量。
据上交所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沪市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四新”经济渐变渐成。实体类公司合计研发投入6079亿元,同比增长2%,102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164家公司研发增速超50%、435家研发强度超10%。其中,科创板持续打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研发投入迭创新高,累计实现研发投入1040亿元,同比增长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12.6%。
10月2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3357.1亿元,比上年增加2574.2亿元,增长8.4%;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5%,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6.1万元。(科技日报)
“于8月30日-9月1日在广州市举行。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出席并演讲。 黄立说,西方在脑机接口方面投入了巨大资源,做得最好的是马斯克。“我介绍一个大家不相信的事实,我们现在的脑机接口已经超过了马斯克20倍以上”,黄立说,“这个话听起来有点吹牛,马斯克,我认为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企业家、科学家的一个好典范”。 他介绍说,马斯克主要研究“侵入式脑机接口”——把头盖骨打开后,将微针直接扎到脑细胞,跟脑的神经系统直接连接起来,读取相应的信息。大脑的神经元有1000亿以上,信息量非常大,这个脑机接口的最重要指标就是通道的数量,通道的数量越多,读取信息的能力就越强。马斯克做到全世界第一,有3072个通道,“我们现在已经完成的是多少呢?是65000个通道,也就是马斯克的20倍”。(新浪科技)
截至8月26日上午,近900家沪市公司披露2024年半年度业绩,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86万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6790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逾500家业绩报喜,占比约六成;逾百家公司业绩增速超100%。从细分行业来看,有色金属、交通运输、汽车轮胎、电力、集成电路等多个支柱性产业表现较好。